走過低潮 再出發... 他們傳遞愛的種子

潘秋香專注於裁縫工作,十幾年下來,靠著好手藝與創意把孩子養大,也成為台東改造衣服的達人。(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蔡百蕙、陳怡靜、黃麗如、黃奕瀠、白宜君╱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裂縫裡的光」專題推出迄今2年,回響連連,教育部師鐸獎2013年得主、基隆市武崙國中教務主任徐仁斌的故事經本報披露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吳清山親自署名寫信給徐仁斌表達感佩。曾受家扶幫助的裁縫師潘秋香靠一件50元修改衣服撐起一個家,故事見報後,訂單已排到過年後。 徐仁斌小時候家境窮困,接受家扶資助多年,兒時教師對他照顧有加,讓他矢志成為教師,6年前,他開始做家扶課輔志工,連假日都在從事教育工作。吳清山寫信期許他繼續啟發學生潛能、扮演「樹人」的快樂園丁。吳清山在信中坦言,現今社會氣氛低迷對立,「但台灣的好老師真的很多,很多老師都默默努力著,徐仁斌就是一例,他將逆境轉變為力量,傳遞愛的種子,就是學生最好的榜樣。」 家住台東的潘秋香因為丈夫人間蒸發,只留下三個孩子和38元,為了讓孩子活下去,不眠不休地縫東西。「裂縫裡的光」報導她的故事後,她笑著說:「很多人打電話來,目前訂單都排到過年了。」潘秋香希望養家之外,能多創作一些包包等作品讓家扶義賣,以回饋家扶的照顧。 本專題曾披露許多走過人生低潮、再出發的生命故事,其中,今年甫獲總統教育獎的年輕女孩吳欣儀,從小家庭破碎,母親又吸毒早逝,因此變成壞孩子,偷東西、偷錢,只為了想報復全世界,然而,日後卻在恩師和朋友等人的關愛中,感受到愛的力量,遂投入社工行列。報導刊出後,多所中學老師將剪報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教材,新竹縣義民高中教師李藹蓉還請託認識欣儀的學生送上祝福紙條,寫著「在創傷中復活,在愛中創造人生」,讓吳欣儀相當感動。 今年3月,本專題報導柬埔寨外配李佩香來台打拚的故事,擔任南洋姊妹會北部辦公室執行秘書的李佩香不斷收到東南亞好友來訊鼓勵,她開心地說:「這項報導對東南亞朋友是非常大的鼓勵。」 8月份,本專題刊登X先生中學遭受性侵的故事後,引發諸多回響,許多人也勇敢說出自己迴避的陰影。同樣投身社運的一位藝術工作者受到啟發,開始在臉書與部落格等平台書寫不堪的童年故事,分享閱讀《哭泣的小王子》一書心得,試著透過公開傷口,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