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月刊論壇 生技業大未來 李宗洲主講

工商時報【台北訊】 《行政院科技會報生醫組》主任李宗洲博士表示,過去政府提供許多科專補助計畫,卻始終無法讓生技產業化,原因不外乎學界所研發出的技術,若透過技轉的方式移轉到產業,恐擔憂難以培育出下一個計畫,必須花數年的時間重新找到定位。因此,政府補助雖立意良善,卻無法透過學界將技術移轉至產業,過去幾年生技發展始終受限。 有鑑於國際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快速,鄰近的亞洲新興國家也展開大規模的搶人作戰,除了人才需求孔急外,法規面也有待評估。曾有業界指出,在新加坡登記一間公司只要三天的時間,登記後最快兩個月就可以進入人體臨床實驗,而台灣登記一間生技公司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進入人體臨床更是以數年起算。 台灣面臨的困境還不只這樣,一般而言,生技產業在進入人體臨床前,必須先經由動物實驗已確保安全劑量與有效性,國際間有一套準則,但礙於台灣種種法令限制,動物實驗對象必須仰賴國外進口,對於一些中小型的廠商而言,都是一筆可觀的支出。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盡可能的協助這些廠商透過其他的方式取得。 根據行政院規畫,生技起飛計畫帶動民間投資金額,預計2013 年時,將達到每年至少540 億元,而生技產業整體產值,也將提升至每年2,600 億元。未來政府將持續協助相關廠商取得利基產品,利用兩岸醫療產業特性的互補互惠,也是兩岸關係持續改善的機遇。 若兩岸能攜手合作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在具體策略方面可採行諸如上下游整合,加強兩岸原料藥的出口優勢,或者結合中西醫學理論合作開發利基型產品等。但兩岸醫藥合作,仍須仰賴法規與標準的協調與合作或相互承認,並去除關稅與貿易障礙,形成生技產業聚落,以帶動相關產業整體產值躍升至兆元以上。 《行政院科技會報生醫組》主任李宗洲3/18(日)接受《金融家月刊》邀請擔任 「生技產業趨勢大未來」高峰論壇活動的主講人,地點:台北金融研訓院,歡迎免費報名:(02)2511-4358,完成報名手續者,就免費贈送財經天后梁碧霞的財經暢銷書「101快樂投資學分」名額有限,送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