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來與印尼妻打拚 賣便當 蓋清真寺

中國時報【蔡依珍╱桃園報導】 隱身在桃園縣大園工業區的大園清真寺,是全台第7座清真寺,今年6月才風光舉行落成典禮,不說絕對猜不到,逾8百萬的建寺基金,全是黃金來夫妻從便當的微薄利潤賺來:「我們從來沒想過,光靠賣便當就可以蓋出一座寺!」 年輕放蕩 中年失業 出身桃園大溪的黃金來,年輕時放蕩不羈,吃喝嫖賭樣樣來,20歲的一段婚姻育有2男1女,卻因為夫為父都「失職」,9年後與前妻小孩斷了音訊,隻身到沿海大園重新開始,在染整廠工作一路爬升到廠務經理,沒想到50歲那年遇到全球金融風暴,公司無預警倒閉,47名外籍勞工頓時面臨失業遣返。 黃金來不忍外勞被欠薪數月,連返國的機票錢都沒著落,一肩扛下善後事宜,以個人名義向銀行借貸2百餘萬元,讓47名外勞都能領到機票錢與安家費,平安返國。 借錢助人 牽好姻緣 黃金來負責任的舉措,讓來自印尼的黃麗珊印象深刻,返國後不時越洋來電關心黃金來的近況,沒想到電話熱線讓兩人迸出愛的火花,談了2年的遠距離戀愛,雙方互許終身,黃金來為了迎娶穆斯林的黃麗珊,民國93年跨海飛到印尼皈依伊斯蘭教。 印尼便當 意外爆紅 談起愛妻,黃金來眼裡盈滿愛意、心裡滿是不捨,原來跨國戀愛時,黃麗珊曾到美國和加拿大服務,原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卻不嫌他負債累累甘願下嫁,且中年失業的黃金來找工作不易,只能打打零工,結婚之初全靠黃麗珊到工廠做女工撐起家計,天天3餐不繼,1家3口共吃1個公司便當,就是最好的美食。 但黃麗珊身為外籍配偶,不免遭到不平待遇,夫妻倆興起自己做生意的念頭,靠著黃麗珊一雙巧手,民國97年在大園工業區販售道地的印尼風味便當,純正的家鄉味以及60元的超值價,一傳十、十傳百,甚至有來自新北市的外勞聞香下訂。 夫妻倆谷底翻身、收入漸豐,民國100年黃麗珊便想蓋一座禮拜堂感念真主阿拉的眷顧,選中便當店旁的空地興建,沒想到工業區信眾繁多,禮拜堂變成清真寺,鋼構建築讓原本80萬元的預算頓時擴增10倍,所幸虔誠的教徒願意以「未來便當」當抵押,加上「創舉」讓善款陸續湧入,才如期在今年中完工,成為桃園沿海一帶穆斯林的信仰中心。 如今「便當債」只剩2百多萬元,60歲的黃金來和35歲的黃麗珊心存感激,笑稱一路走來看似跌跌撞撞,卻總能迎刃而解,「全都是真主阿拉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