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件公建案如雞肋 壽險沒興趣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政府部門丟出169個公共建設案,但壽險公會卻「挑不出中意的大案」。壽險公會針對169個公共建設案召開會議分析可行性,其中有些規模過小、有些無自償性、有些則只是經營移轉案,最後壽險公會決定,由各壽險公司自行評估是否參加其中個案。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壽險公會的公共建設平台是希望集合壽險資金,參與大規模的國內重大建設,但目前工程會及相關部會提供的169個個案,有些壽險業仍無法參與,有些則金額過小,各公司可自行競標參與。 壽險公會決定,由各壽險公司自行發掘可投資的個案,再向政府溝通是否釋出,其中以「地上權」案被列為最優先也最好的選擇。 行政院積極推動壽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保險局也不斷與壽險公會溝通,希望能儘速選出具可行性的大案,但壽險業者私下表示,許多個案是BOT形式,壽險業者依法不能自己經營,促參條例又不准轉租,工程會建議要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但卡在保險法尚未修法開放出任董監事。 近來如南山拿下世貿二館地上權,及國泰人壽拿下高鐵桃園站產專區開發案,都是以不動產投資模式,不是走保險法的專案投資申請,因此壽險業者傾向以地上權方式,去投資政府相關公共建設開發案。 例如台北火車站前的雙子星大樓開發案,目前有幸福人壽投標,但保險局並未同意幸福人壽參與開發,故宮南院開發案也是BOT形式,且未來獲利性仍難預估。許舒博表示,現在已請各壽險公司先研究169個政府個案,看壽險公司是否有可能自行投資,各公司也可提出有興趣的標的,再由壽險公會溝通是否可以地上權的方式讓壽險業者參與投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