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孩要上學?

你的孩子問過你這個問題嗎?那一個個在幼稚園門口哭得死去活來、硬是不肯離開媽媽進到學校的孩子,因年齡太小,不會問這個問題,他們除了用哭來表達不願去學校的意願外,就無其他計可施了。

後來上學成了習慣,更不會問這個問題。我自己從小到大就沒問過這個問題。但是沒開口問,不代表心裡沒有疑問。直到八年前,早已過了關心這個問題的年齡的我,突然看到了《為什麼孩子要上學》這本書,作者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隨手一翻,只確定文筆是我看得懂的,就馬上付錢買下,因為我也很想知道答案。

作者的答案平淡無奇,但卻讓我聽到了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孩子上學是要去交朋友的。文中提到的孩子是有先天智能障礙,但即使這樣,當他交到朋友時,他也爆發出讓人生更加滿足的火花。

當孩子還小時,你可能看不到他們有什麼「需要交朋友」的跡象。對小小孩而言,只要讓他離開某環境,不過半天,就會將剛才那裡發生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但是,當孩子上了小學以後,我開始親眼目睹了「朋友」對孩子的重要性。

女兒來香港三年後,她依然念念不忘當時在台灣的同學;兒子小一時離開的好朋友,半年後第一次通電話,兩個小小的孩子,竟然可以在電話上聊上四十分鐘—從老師有沒有生氣、某某有沒有淘氣,到功課多不多、安親班裡誰最令人討厭……我很納悶,事隔這麼久沒聯絡,卻無損他們之間的友誼,友誼完全不受時空阻隔所影響。

隔了一年,弟弟又在香港交了好朋友,有個週末他請好友來家裡過夜。我從旁發現,孩子對朋友來訪這件事,竟是這麼的興奮。

「你們在學校不是天天在一起嗎?為什麼放假見面還這麼高興?」我很不解。

「媽媽你不知道,在學校可以一起玩的時間太短了,根本不夠。現在可以好好地玩,而且沒有其他人在旁邊吵……」然後兩個孩子整整相處了二十四小時,玩夠了嗎?不夠不夠。同學回家前,竟然聽到兒子問他:「你要不要問你媽,可不可以再多住一天?」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在家自學方案」的報導和討論,當然其中有些是不得不作這樣選擇的,可是也有父母的理由是:「去上學太浪費時間了,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根本不能被有效地運用。我自己教,一天可以抵兩天用……上午四書五經,下午自然科學,面面俱到……。」唉,換到了時間和效率又如何?這些值得拿孩子「自由交朋友的滿足感」去換嗎?

你知不知道有很多剛入小學的孩子,去學校最興奮的事,就是可以跟同學在一起。即使下課時間又短又匆忙,他們卻一點都不介意。交朋友這件事,大概是他們人生裡最重要的幾件事之一吧。所以當女兒兒子想要參加朋友的任何活動,例如過生日、到同學家玩、遠足郊遊、看電影,我從來不反對。甚至還鼓勵孩子,沒事就請同學多來家裡玩呢。

可是後來我慢慢發現,有些孩子是沒時間去別人家玩的。真的沒時間嗎?「我每次問她,她都說爸爸說她有很多功課要做,還要上什麼課、讀什麼書。」女兒解釋好友不能來家裡玩的原因。有些父母眼裡,除了用功讀書外,其他任何事都不重要。只要書讀好了,其他事都可以以後再說。真的是這樣嗎?

但我卻覺得「交朋友」這件事,比「用功讀書」重要。如果非要我選,我寧願孩子從第一志願掉到第三志願,從公立大學掉到私立大學,也不要犧牲孩子交朋友的機會。朋友可以帶給孩子的幸福和快樂,是無法用其他事情取代的,也是童年裡不可缺少的東西,這些美好的感情和回憶,才是一個人活著的最大目的。
   
「你討厭孩子交的朋友嗎?」如果你對孩子的朋友諸多怨言,那麼你對自己孩子的感覺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乖乖牌的女兒,小一最要好的男同學,是班上最淘氣的一員,他出現在我們家時,完全不改本色,甚至說話的「用字遣詞」都超出了我要求孩子們必須遵守的規矩之外,但是我完全沒阻止女兒繼續跟他當好朋友,因為我相信孩子有判斷好壞的能力,即使這種能力還不成熟,學校也是提供最好的學習機會的地方。

後記:

弟弟剛放學回家,我隨口問他:「為什麼小孩要上學?」
「我怎麼知道?是你叫我去的啊!」我正在訕笑時,他又補了一句:
「是不是因為你已經繳了學費?」
以此類推,「為什麼小孩要用功讀書?」
我怎麼知道,是你叫我用功讀書的啊!還是你已經繳了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