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前置作業體驗分享(一)評估與集資

由於工作調整,我開始經歷我的第一部電影製作,所以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這一次的經驗與感想,讓大家可以跟著我實際操作的經驗,了解一部電影從無到有的過程。不過要先跟大家提醒,電影製作每個團隊有不同的評估方式與作業流程,我的經驗只是一種參考喔!先跟大家分享如何評估一部電影的投資,以及評估過後集資的過程。

由於目前台灣電影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加上創意人才眾多,所以有非常多不同題材的劇本被創造出來。當一個投資者拿到創作者的劇本後,首要工作便是閱讀劇本判斷該劇本的故事結構定位取向。這裡提到的定位,是投資者要先判斷這部創作的商業性,而每部電影的投資會根據目的性不同,有不同的評估定位方式,比如商業性的票房潛力或是傾向藝術成就的創作,不過一般電影投資方還是會先以投資回收的高低來評斷是否要投資及其風險。

在評估過程中,會由發行團隊及熟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員根據讀本後的判斷,針對以往賣座電影的幾個元素及收入來預估該創作的回收潛力,並根據劇本的設定選擇合適的演員,來製訂一份收益評估表。

在一份完整的評估表中,分為支出與收入兩大項目。收入包含:台灣戲院票房回收預估、家庭娛樂版權收入、電視版權收入、其他版權收入(衍生性商品如小說、劇照書、原聲帶等)、補助收入(輔導金、地方政府補助金等)、以及海外版權收入;支出包括:製作預算以及行銷預算(海內外)。這裡的收入部分會再區分高標、中標及低標三種等級,因此整體評估表在收支相加後會出現高、中、低三個投資損益數字讓投資方來評斷投資此案的預估結果。

在以往的經驗中,一份評估中最容易影響最終實際損益數字的便是製作預算的控管,一部電影若在製作階段未能控制好製作預算的花費,就會非常容易導致虧損。

評估完成後,便是投資人的整合,如果一部電影的投資方只有一個,那整體的過程便相對容易,一個人說了算;但往往一部電影的投資方多半會有兩個以上,在集資的過程中,便需要提供上述的評估報告及發行計畫給可能的投資方參考,當所有投資方確定投資後,需要先針對影片成立一家獨立的電影公司。

由於電影在國內屬於特許行業,公司的成立必須向文化部申請成立許可,相較於一般公司設立所需的時間較長,大約至少要一個月,而公司成立後便是投資方的入股,根據法定時間入資及依據投資比例分配公司的股份,再正式召開董事會遴選各投資方推派的董事代表擔任公司職務;同時必須設立監察人及財務主管控管所有資金的出入及會計帳的處理,做到收支透明化,並定期由製片人向投資方提供報表掌握拍攝進度。

通常因為電影成立的公司,業界常戲稱是「一片公司」,也就是當整個案子由製作到發行及結算所有收支後(通常會設定三年內結算),該公司就會由各投資人協議由其中一方買回或清算公司殘值並將版權轉移後結束,這樣的優點是資金進出單純,有點類似專案的做法。

以上就是目前和大家分享的經驗及概念,待電影拍攝真正開始執行後,將再跟各位分享拍片過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