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菁英論壇」第二十一屆臺灣之旅拜會教育部

「全球華人菁英論壇」第二十一屆臺灣之旅--來自海外的大陸學員共計22人於102年7月9日拜會教育部,由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前司長、現任教育參事林文通接見並舉行座談。

「臺灣之旅」活動係由中國青年團結會主辦,目的是為了讓新一代海外大陸學人及留學生能夠更深入瞭解臺灣,並搭建起海內外華人社會溝通理解的橋樑;自1991年開始邀請全球各地之大陸學人來臺進行學術交流及參訪活動,迄今已經二十多年,參與活動的學員超過一千多人。

教育部林教育參事在致詞時表示,臺灣2010年開放陸生來臺攻讀學位,剛開始有所謂的「三限六不」,即包括限制採認大陸高等學校(即大學)、限制來臺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及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臺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考試。但隨著兩岸教育學術交流日趨頻繁,為營造大陸學生在臺友善就學環境,教育部積極協調相關部會,逐步朝鬆綁放寬方向調整。

座談會中,學員們熱切的發問,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國際教育推展、開放陸生來臺乃至於人才政策等諸多面向提出相當多問題,現任職於美國Ithaca College李洪學員提問探討瞭解臺灣人才培育政策與時代變遷的關係,林教育參事回應說明,直接點出目前我國海外人才匱乏即為「學」與「用」的落差,越高學歷卻越難被採用。因早期臺灣的大學校數少,學生出國留學人數反而多,且學成後多半留在海外發展,對比現今國內大學校院叢立的情形,留學人數相對減少,或選擇直接投入國內就業市場,對此,教育部於今年9月起,提供尖端科技人才培育獎學金,積極協助我國學子。

北京吉利大學商學院營銷系系主任楊波學員更提問是否會於大陸設置分校或通設教育等課程,林教育參事表示臺灣的私校多過公立,隨著現在出生率不斷下降,學校招生數明顯不足,且需以招收外生來補足缺口,現階段的規劃並無考慮設置海外分校,而通識教育不同於專業課程,是由大學自主,教育部無特別規範;另外,在臺陸生求學現況也為關切議題之一,教育部國際司兩岸事務科劉智敏科長表示,各校皆有學生輔導工作,也涵蓋陸生,大部分陸生來臺就學後,對臺灣的學校給予肯定,今年為招收陸生的第三年,馬總統、教育部、內政部及陸委會都極為重視兩岸的交流,親自參與相關座談。

本次座談會在熱烈融洽的氣氛中結束,充分引領學員瞭解我國現階段教育現狀及未來走向,有效的增進海外大陸學人對我國教育政策、經濟、社會發展的全盤瞭解,對有積極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