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陸生夥伴們】張世維:從千萬人的競爭中,提前抽身

張世維在義守大學讀的是財務金融,會計對他來說是個大麻煩,但在人生的大事小事上,什麽重要、什麽不重要,他算得可清楚。

來台灣念財經,在張世維看來挺賺。「我們廣東這幾年都在宣傳什麽學校好不如專業好,大家都擠破頭往經濟、管理的專業報,一些三本院校的經濟管理專業比二本分數線還高。」而他的高考成績僅比二本線高出十多分,要想進好點的財經專業,顯然挺困難。

張世維來自廣東,家鄉屬於大陸的「國家一類大市」,但全市700多萬人口中同一年到台灣讀大學的,只有另一個同校的女生。錄取結果出來的時候,他的同學連志願都還沒填,大呼「氣死了」。張世維用大陸流行的網路用語開玩笑地說,「你們慢慢玩,哥不陪你們了」。

錄取了台灣的大學,對張世維來說,就意味著從一場激烈的鬥爭中提早抽身出來,「以前都是重理輕文,到我們這屆文理的比例有史以來第一次達到1:1,錄取的比例卻是1:3」,而好多考得不好或沒有錄取上好的專業的同學,都選擇了「復讀」(重考)。他說出復讀這詞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就好像對方瘋了一樣。

但來了台灣之後,他也快要「瘋了」。同住一寢的陸生笑他,每天晚上都去宿舍樓下的自修室通宵看書。他解釋說,只是每天晚上從7、8點複習到12點,「經濟學、會計學,每章考一次,不認真不行,會掛掉。」

「而且這裡沒有補考。」張世維補充說。財務金融是義守招生分數第二高的專業。上次考完會計學,51分,他以為掛定了,沒想到最後老師把分數線定在了40分,「還有一堆人在我下面。」

爲了應付考試,他已經連續翹了很多次羽毛球校隊的訓練了,「快要被踢了。」

那天,在義守大學活動中心採訪張世維的時候,距離他來台灣剛剛三個月,而他已經決定畢業後繼續留在台灣讀研究所,「讀夠火候出來再說」。「台灣這邊學校好,專業硬,回去大陸,讀財經的研究生還是很多。」甚至學校他也想好了,「輔仁、淡江都很好,不一定要讀國立」,就像報大學志願一樣,他覺得,國立台灣大學,「聽著就不喜歡,好像成功人士似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身高186、長相清秀的男生,對台灣沒什麼特別不喜歡的事,即便是那些在他的陸生好友看來很不舒服的狀況。

上歷史課的時候,課本把毛澤東跟法西斯納粹、伊拉克總統海珊這樣的人物放一起。歷史老師告訴他,以前有交換生上課的時候對他拍桌子,「吼,老師你不要再亂說,再亂說我砍死你。」「你不要再說這樣的話,再說我就當你。他是交換生我不可以當,你,我可以。」老師開玩笑說。

他笑而不語,「吃我的東西,睡我的覺。不要惹麻煩就好。」

英語在這邊並非必修,僅僅是通識課,張世維和另外4位陸生,未經考試就被分到了初級班,「上課玩玩手機,也能考90分」,有同學申請去上中級班,發現除了單詞量夠,台灣同學的文法都超爛。

「我爸還以為台灣人英文很好,其實他想錯了。」這個臉上還塗著兩小塊痘痘膏的18歲男生,對台灣的異議,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