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別怕「蜘蛛人」

我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國片《寶米恰恰》,講的是一對雙胞胎女生的故事,講她們如何被別人錯認,造成一連串誤會的有趣情節,看完以後會讓人對雙胞胎的矛盾心結很有體會。可惜是這部電影在口碑效應尚未擴散就下檔了,主因之一,應該是電影的主力族群「學生」,電影上檔時都還在考試,根本來不及去看。

問過導演,為何會把電影上映檔期,選在這麼尷尬的時候?她跟我說,因為他們都很害怕強碰好萊塢大片《蜘蛛人》。

我就很想說:「不必怕蜘蛛人。」一來是《寶米恰恰》的劇情很特別,二來女主角演得很好,一個人要扮演兩種性格,很有挑戰性與想像空間。而且會掏錢去看蜘蛛人的觀眾,就是會去看,你什麼時候上檔都一樣。其實只要故事說得好,電影有靈魂,就不用怕沒有觀眾去看。

很常有人問我,要怎麼把一個故事說好、說得完整。我通常是先有一個想法、故事主題,再去延伸更多支節故事。譬如我接下來要拍的台灣三部曲,是因為從書上看到平埔族、麻豆社的故事,覺得很有趣,但小說呈現的氛圍只是一個線,或一個環境,不足以架構出一個電影內容,所以我必須知道更多當時荷蘭、漢人的想法,然後擴大閱讀範圍,去找更多的史料、書才能把故事擴充得更吸引人。

其實讀史料很無聊,例如我看《熱蘭遮城日誌》,是荷蘭人記錄熱蘭遮城(現安平古堡)的每一天,非常細節、瑣碎,看到第5頁,就忘了第1頁,但我仍一天一天看,慢慢就進入到那個情境中,走在路上也會覺得鹿群正經過我身旁,自然而然,我寫出來的劇本就會像那個時代的語氣和氛圍。

因此先把故事架構拉出來,再去閱讀比較不會那麼痛苦,因為你知道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所以先有故事再找資料,不要先有資料再想故事。那故事要怎麼寫才會精采、感動人?

建議先把開場、結尾、中間轉折想出來,再想怎麼寫故事。而且寫完後,要一看再看,找到你的故事主題,找到你要給觀眾得到的是什麼?主題確定後,再重新強化它,故事前段再鋪陳,後段再開花,中間再強烈填補,這樣故事才會有同時有肉體和靈魂,而不是告訴別人一個故事,卻沒有體會和反省。

拍電影最怕有好故事,卻沒有靈魂。假設一部電影沒有價值觀,沒有給人思考和反省的空間,就失去意義。有時候靈魂只是一句話就夠了,一個故事講了一、兩個鐘鐘頭,只要在關鍵時刻給觀眾那句話,觀眾也收進去心裡了,那就是靈魂,很多人會為了那句話再看一次電影。

《賽德克‧巴萊》監製黃志明常說:創作者都要有一把刀,你抓到一條魚後,想要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料理,就要用不同的角度去切魚。但故事人人會寫,為什麼你講的跟別人不一樣,也許是你的體驗和閱讀,帶給你的不同思考所影響,就像《寶米恰恰》若不是雙胞胎導演、編劇,也很難做出這樣吸引人的雙胞胎故事。因此,台灣導演應該多給自己一點信心,別怕好萊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