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呢?然後呢?不要只有然後

我是個編劇。我最常被問的就是:為什麼?然後呢?問我的人,可能是我的投資老闆,也有可能是我的工作夥伴,更多的時候是我的觀眾。當我是個觀眾時,我享受問這個問題的樂趣,因為不知道答案或預料不到結局而心焦,然後因為答案被逐一解答而感到滿足。

而當我變成創作者後,這些問題變成甜蜜的負擔。我因為製造扣人心弦的問題而感到得意,我知道我即將贏得觀眾的注意力,但也因此憂心:天哪,我要是無法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解決我就「屎」定了!

這是編劇這行迷人且困難的地方。我們必須要製造問題、承擔責任、還有解決問題。製造問題很容易,但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你如何解決問題。當然,如果我挑起問題卻沒解決(還不論解決得漂不漂亮),觀眾可是會生氣的!總而言之,我千萬不能說沒有「然後」,一定得有「然後」。

可能是這個職業病在作祟,在生活上,我非常害怕那些「沒有然後」的事情。這很可能是種集體冷漠、無感,也有可能是一種集體無力和無奈,但卻直接會影響或危害我們的生命和生活。

例如,大家非常義憤填膺的旺中事件,的確是我們必須要關注並且監督的事情。媒體本身的形式和性質對我們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往往高出媒體本身所承載的內容,所以我們擔心「媒體巨獸」的出現,擔心我們再也聽不到較客觀的事實,擔心我們看事情再也對不了焦。

現在大家都在「爆氣」,因為這次大家終於被逼到一個點上了,這很好,但我更希望的是,千萬不要「然後呢?」「然後呢?」然後,「沒有然後了」。

台灣人擠媒體多,加上網路和行動裝置的普及率超級高,我們異常容易被加熱。我們被火速燃起往前衝,卻很容易忘記身後那些燃燒後,煙塵裡所籠罩的東西。

有多少東西「沒有然後」或「快要沒有然後了」?我們的核二沒有然後了,我們的六輕環評沒有然後了,我們的都更案沒有然後了,我們的美牛沒有然後了。旺中案呢?我不知道它還有沒有然後。

有多少當初讓大家義憤填膺的東西,曾經很熱,被煞有其事地討論、進入國會殿堂被處理了一番,「然後」,就只剩下非常稀薄的能見度,還有不知道到底還有沒有進度的緩慢進度。

在這個網路的年代,藉著轉貼還有按讚,揭竿起義的門檻降低了,我們很容易感受到「抗爭」的氣氛,也很容易及時參與。但我們的抗爭到底有沒有效?我們的抗爭到底是不是只是一個打發或浪費時間的動作?不要忘了,現在我們要互相聲援可以很快,但我們凝聚起來的力量要被「洗」掉也是非常快的!

千萬不要讓我們所關心的事情「沒有然後」了,在現實生活裡,沒有然後,就等於沒有未來。更何況這些問題的結局,下場都是我們想像得到的。我們問問題、承擔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我們在什麼位置上。這個「然後?」不應該只是發問,更重要的是要開啟與聯繫我們後續的現實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