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健康的保險

衛生署的最新資料顯示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6歲,女性則已達82.7歲,醫療科技的進步在延長壽命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但也因為在醫療技術或藥物控制下,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活得更久,所以活著但不健康或必須經常仰賴治療或被照護的人也跟著增加,從去(100)年死於10大死因者的死亡年齡中位數從99年的71歲提高到75歲,即可獲得驗證。以第5大死因肺炎與第7大死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為例,99年兩者的中位數皆為79歲,當時已雙雙並列死亡年齡中位數最高的疾病,100年更分別竄升到83歲與82歲。死於這兩種疾病者大多歷經各種疾病的多次治療,或已長期臥床,雖然高壽過世,但生命的最後幾年歲月,恐怕都在往返醫院接受各種治療中渡過。 但傷病也並非老年人的專利,第6大死因意外事故和第8大死因慢性肝病與肝硬化的死亡年齡亡中位數分別為55歲與57歲,顯示即使是壯年人,也無法避免與意外事故或病魔纏鬥的可能。
主計總處的最新資料也顯示,台灣平均每個月有超過26萬人次住院,每天平均有8,800人因病住院,每個人平均住院10.1天。換句話說,每天有8千多個家庭既要擔心住院家人的病情發展,也要面對必須自費的昂貴醫療費用以及缺乏照顧人手必須另請看護的困境。如果住院的又是家中收入的主要來源者,那麼家人的壓力更將鋪天蓋地而來。
每個人的情緒對於健康或疾病都具有關鍵性影響力,這個論點早已經醫學研究證實,尤其在壓力底下人體釋放的賀爾蒙更是引起或加重許多疾病的元兇,甚至有專家指出90%的疾病與壓力有關,而經濟因素則是很現實的壓力來源,因此一份完整週全的健康保險計畫,對於維持身心健康確有具體助益。
【Hi! (Health insurance) 健康的保險】就是一本完整的健康保險指南,透過這本特刊的詳細解析,每個人都可以在不讓保費負擔變成另一種壓力的前提下,從市場上現有的各種醫療險當中,找到對自己和家人最健康的保險。

推薦序 對抗壓力賀爾蒙 保健康 文●黃秀玲

對抗新家庭結構的利器
台灣老了,你的醫療險準備好了嗎?
●愈活愈長 平均餘命20年增5歲
●愈生愈少 兒童人數 5年大減60萬
●提早退休 較政府規定早9年
●醫療費用 50~79歲花費最高
●想想……四、五、六年級的你 在家排行老幾?有幾個小孩?
※家庭成員 每一代減少12人
●家庭結構改變 醫療險成為新的避風港

醫療費用 算一算

健保制度下 再準備多少醫療險才夠?
●一輩子醫療費需300萬!
●醫療支出 每年成長3~5%
●每12分21秒 一人因癌症死亡
●癌症自費用藥 年破100萬
※要錢?要命? 標靶藥成經濟風向球
●陷入長期看護狀態 誰來負擔?需多少費用?
※照顧病妻 3年耗罄500萬、賣房又當戒
●準備多少醫療費用 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罹癌高危險群 至少準備500萬

最健康的保險 比一比

健康險五花八門 消費者如何選?
●產險健康險 價格低、不保證續保
●壽險健康險 商品多元、保證續保
●當心主約失效 附約保障也沒了
●選定期?還是終身? 最好兼備!
※終身醫療的優缺點
※定期醫療的優缺點
※實支實付與日額型醫療險應互相搭配
●規劃健康險 先問自己要解決什麼問題?

一次給付型醫療險

不指定用途 一筆理賠最爽快
※居家舒療奶瓶 在家做化療
●100萬元禮券vs.100萬元現金
指定用途 功能被限縮
●不指定用途 享有更高的治療自主權
※當生命走到盡頭 有人想「一路玩到掛」
●一次給付型防癌險 提供定期保障
●留意第一年是否100%理賠
●特定癌症 保障再升級
※無罹癌退還總繳保費1.06倍
●搭配終身防癌 保障更週全
●重大疾病罹患人數 15年增400%
●7項重大疾病 花費驚人
●主附約都有 最高保障至110歲
●51歲以上需體檢 愈早投保愈有利

手術險

給付千項手術費用 追上醫療科技腳步
※97年以前醫療險保單 有保障缺口
●老人、小孩 最常動手術
●縫合也能賠 依不同手術項目加倍給付
●帳戶型 最高保額1,500倍
●無理賠紀錄 增值給付或直接回饋
●部分保單確定理賠新型手術
●給付項目達千項 非必要手術仍不賠

日額與實支實付醫療險

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
●日額型3,500倍 給付住院不用愁
※車禍骨折住院14天 DRGs只給付3天
●帳戶用完 餘額留給家人
※倍數型vs. 帳戶型 保費相差近2倍
●特殊材料費 日額型不夠!
●住院31日以上 加倍給付
●實支實付醫療險 有條件接受副本理賠
※新型手術定義模糊 實支實付最好用
●可轉換日額 實用性倍增

如何檢視你的醫療險保單

從數據看各項醫療缺口
●拿出保單看一看 你的保障夠不夠?
※專家建議最低醫療保障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Hi!健康的保險」13號L.i.F.E特刊,請至各大連鎖書店購買或洽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