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Beta投資 2017致勝關鍵

工商時報【本報訊】 全球經濟成長率趨緩,投資工具的報酬偏低,已經不能期待過去一年30∼40%的投資機會。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暨指數與期貨信託投資事業群負責人黃昭棠: 投資環境改變,投資人的思維、投資工具也要前進,不然會被淘汰,而智選投資將是未來很好的投資工具選擇。 投資時,要先求不傷身體,再求療效,隨著經濟低成長、人口老化,如何找出關鍵因子更為重要,像是日本推出低波動、高股息、高品質的商品,未來要關注主管機關怎麼看下一步發展。 而過去投資人希望投資時有專家引導,但有時候投資一個基金,過去可能是A基金經理人操盤,但可能A離開了,也有可能是A基金經理人在,但可能出現基金被大量贖回,這時就會被迫要賣出股票,這些因素都讓投資組合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值得省思。 藉由智選策略,可以用最聰明的方式,讓選股邏輯指數化、透明化,且台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的問題,現在的日本,就是十年後的台灣,看著日本大量使用智選策略,台灣未來也會如此。 臺灣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蔡蒔銓: 投資的長期報酬,大多數是資產配置的結果,智選策略同時兼具成本低、透明度高、策略清楚,追求多一點點報酬,而智選策略藉由承擔多樣風險並分散,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報酬。除了資產配置外,短期波動對長期投資者,會有短期避險需求,這時候可以藉由期貨、選擇權反向避險,未來還會持續宣導教育,智選策略發展上有潛力。 風險因子可以增加價值,長期實證更可以增加報酬,但風險因子不能隨便找,要能風險分散、報酬提高,且有簡單明確的策略執行、可以去複製,未來股權類、固定收益率可以增加多種因子,都可以參考,像是股權的GDP成長、實質利率,固定收益的收益率曲線等等。 元大投信專戶管理部資深協理林忠義: 智選策略從2000年5月就誕生了,目前約有800支,智選策略從均等權重敲開新領域、基本面指數誕生、量化策略加入此戰場,而到多因子的時代。過去主動型是財務╱投資導向篩選、權重配置,加上人為管理判斷,指數型則是市值加權加上編制規格,而智選策略則是兼顧財務╱投資導向篩選加上權重配置,就像是利用巴菲特的策略、投資理念,編成可執行的方式,追求有效率、透明的投資。 了解產品架構很重要,智選策略要有目標、結構(選股、權重配置)、核心(利率敏感度、基本面、低波動等等)、資產。元大投信從2004年開始推出相關概念商品,從加權指數基金、台商收成ETF、台灣高股息ETF、大中華價值指數基金、亞太公債指數基金、原油ER指數基金,未來相關商品會更齊全,主要是因為台灣投資人面臨低利率、老年化的問題,要推出解決方案,未來會聚焦高息、穩定收益等策略。 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基金經理張勝原: 智選策略上,股票型的佔比超過九成,債券型的發展比較緩慢,過去投資人持有債券比較長期,較不著重策略,且債券交易成本比股票高很多,加上債券指數若給發債更多的公司更高權重,這不合常理,因此國外發展有負債佔GDP限制、參照現金流量、企業營收,重新加權,未來債券型商品將會有更多智選策略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