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特瓶製環保紗 打造會呼吸的籃球場

中國時報【管婺媛╱台北報導】 台北市目前有十二個運動場,信義區現在又多了一座「Nike 十三號特區」籃球場。「十三號特區」沒有地基、沒有鋼筋梁柱,只有一張極大的白色帳篷,被吊車高高拉起。這張白色帳篷是以三萬五千支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環保紗,併紗成「會呼吸的籃球場」,在溼熱沒空調的夜晚打球,也不會覺得悶熱難受。 「十三號特區」由年僅卅五歲的建築師黃謙智率領的小智研發團隊打造而成,平均年齡才卅一歲的設計團隊,專門用別人不要的「垃圾」造屋,透過玩垃圾再製,極小化碳排放量,「我們的設計來自原料、結構,最後才想到外觀與造型。」 二○一○年,他們在花博園區以一百五十萬支回收寶特瓶建造「遠東環生方舟」,成為最令人驚豔的亮點之一;二○一二年,他們又為Nike在上海、北京打造的「羽毛館」(Feather Pavilion),獲二○一三年美國工業設計大獎(IDEA Award)環境類金獎。 這次,他們挑戰的是沒有鋼筋水泥、號稱最「輕」、「會呼吸」的籃球場運動場。黃謙智說,最初設計的概念,是在慢跑後與友人閒聊,如何打造最輕、最簡便的籃球場,「我從中心點拉起一張輕薄的衛生紙,對朋友說,就是這樣!」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設計,小智研發團隊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十三號特區」顛覆傳統的建築工法,不用任何鋼筋水泥、地基,只用兩台兩百噸的吊車,吊起一塊環保紗。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回收用布當成工業用布使用!」黃謙智說,環保紗同樣是用三萬五千支寶特瓶回收再製造,平時只用在服飾、寢具、鞋帶;但為了強化韌度,以併紗技術製造高達兩千四百丹的環保紗,重達九百公斤、面積一五五○平方公尺。 黃謙智說,傳統對建築的概念還是停留在地基、大量建材,卻忽略興建、拆除過程對環境的汙染,小智團隊設計理念,就是希望藉由最少、最小的垃圾材料,去完成最大最寬闊的空間。 「Nike 十三號特區」從今日起至八月中旬,想在夏夜從事籃球、跑步、健身、滑板等運動的民眾,都可到「十三號特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