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稿/台灣青年與大陸創業之探討/智庫論壇/淡江大學金融所副教授謝明瑞、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周信佑

一、 前言 2016年5月,台灣大選以後,由於政黨第三度輪替,兩岸關係停滯不前,而中國大陸在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過程中,也逐漸發現「三中一青」(中下階層、中小企業、中南部民眾、青年人)的「三青」問題不易在短期間內撼動的事實,因此,「一青」成為中國吸引台灣青年人的重要目標,最近幾手中,中國有幾百個創業基地在各地運作,而以經促統的模式亦在慢慢中運行,大陸吸引台灣人才亦逐漸成為中國的重要國策之一。 另方面,根據台灣的許多調查顯示,年輕人普遍對中國大陸缺乏認識,若以身份認同來觀察,在20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中,有將近九成都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而如何減緩這個被稱為是「天然獨」的世代之想法與做法,亦或如何減少台獨勢力的擴張與發展,是兩岸和平統一發展所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中國大陸特別重視青年就業與創業問題的主要考量。 在兩岸經濟發展此消彼長的過程中,青年失業率逐年提升,台灣若不能積極回應年輕人的訴求,並提出相關政策以資因應,則不僅不能留住年輕人,可能台灣人才也難以久留,對台灣的國家定位與經濟發展殊為不利。 二、背景因素 有關青年失業問題的時代背景因素,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一)國際青年失業率增加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所發布的「2010年全球失業趨勢」報告,2009年,全球的失業人口已接近2億1千2百萬,創下該組織1991年開始統計該項數據以來的最高記錄。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3.1%,失業人數降為1.971億,主要因來自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求職者數量增加,但其中一些國家的就業前景已經惡化,特別是拉丁美洲國家、部分亞洲國家,以及阿拉伯地區的數個石油出口國;2016年,預計全球失業人數增加約230萬,2017年再增加110萬,國際失業人數再創新高。 最近幾年中,台灣青年失業問題亦持續惡化,以台北市為例,2015年上半年,平均失業率為3.7%,其中,15-24歲青年失業率更高達12.8%,高於整體失業率三倍以上;此外,2015年,台北市通過大量解僱勞工人數超過4500人,為最近五年的最高紀錄;而為協助市民脫離就業困境,北市勞動局祭出「職場保權方案」、「職涯紮根方案」、「職能種子方案」及「創業深耕方案」等四大行動方案,並對中高齡、獨力負擔家計等特定失業者透過就服處找工作,薪資若低於兩萬七,還能月領五千元的直接薪資補貼,但成效有限。 另方面,若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等十個失業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如義大利、法國...等)相比,台灣青年失業率僅次於義大利,故知失業率的高低與各國的經濟發展有關,且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失業讓青年陷入長期工作不穩定的惡性循環,而台灣青年高失業率的問題能否解決,政府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台灣青年不滿現狀 2014年,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那是年輕人對於現狀不滿,也對未來感到迷茫而引發的結果,因為年輕人對現況不滿,因而有外移或尋求改變的做法,而隨著中國大陸對台灣年輕人拋出更多優惠條件,吸引前往大陸工作甚至創業,逐漸成為當前台灣年青人赴中國大陸就業的一種選項,雖被部分人士視為是大陸實施「統戰」的政策,但在現實因素考量下,已吸引不少的年輕人前往大陸就業或創業。 另方面,中國大陸對台灣青年的攏絡政策有其政治上的考量,其利用各種優惠吸引台灣年輕人,會讓台灣許多較排斥中國大陸,或是『天然獨』世代的年輕人會因而主動接觸大陸,而有接觸就會改變想法,想法改變就會改變做法,也會改變未來。就台灣內部而言,現代的年輕人只有在選舉時,才會在政客的鼓吹下,對台灣的主體性相對堅持,但是從經濟或是就業層面來看,就沒有特別的偏好。因此,以創業來說,年輕人應會先考慮「創業條件」,而非「政治取向」,除非是熱衷於政治狂熱者,否則年輕人應會先比較創業環境,再考量所處的政治環境。 (三).中國大陸提供創業機會 年輕人創業必須有主客觀因素的配合,主觀因素來自島內的政治生態與民心取向,但若就客觀條件而言,大陸對於台灣的年輕人確實也給予許多機會,如在調查中發現,已到大陸創業的年輕人普遍認為,在大陸創業半年的收穫,可以抵得上在臺灣努力四年的成果,其中,「半年抵四年」是指創業者的融資時間與成績,在臺灣努力四年拿到的投資,到大陸半年就可拿到,而這樣的融資行政效率,讓台灣的年青人頗感訝異而願跟隨,咸認為大陸有更加公平、開放的創業環境,只要有好的創新理念,就能快速融資並投資。 20016年下半年以後,兩岸關係停滯不前,中國大陸釋出經濟利多,雖屬拉攏「天然獨」的年輕世代,但對台灣青年人卻產生極大的震撼,在此情況下,政府是否也能給年輕人更好的就業環境,讓台灣人才願意留下來,將成為政府所必須慎重思考並予以解決的問題。 (四).年輕人的選擇 就當前兩岸局勢發展而言,大多數的台灣年輕人並無政治的狂熱特質,一般年輕人要求的是足夠的資金與創業的機會,而只有能給予年輕人良好的經濟環境與足夠的創業機會的國家,才是其依附的前提,而中國政府不只是想培養台灣人才,在全中國有上百家的新創基地在陸續運作,其大一統的思考邏輯其實從未改變,台灣要思考的是如何要循序漸進培養人才,若短視近利,偏安於一隅,則很難為現代的年輕人所折服並接受。 另外,中國雖然有數百個新創基地,但對台灣的新創基地「在精不在多」,因為並不是中國多成立新創基地,就會對台灣年輕人有更大吸引力」,台灣年輕人熟悉、比較願意去的還是在台商較活躍的沿海地區。因此,中國宜集中在重大城市針對台灣年輕人發展新創基地,便足於吸引更多的台灣年輕人。 三、失業理論 有關失業理論的內容,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一)失業的意義 一般而言,失業是指勞動者未獲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在經濟學的定義中,所謂失業是指一個勞動者有意願工作,有能力工作,但找不到工作,亦即有意願並有能力為獲取報酬而工作,但卻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就是失業。而失業率則是指勞動人口裡符合「失業條件」者所佔的比例,或失業人口佔總勞動力人口的比例。 (二)失業理論 有關失業理論的內容很多,茲舉其較重要者說明如下述: 1奧肯定律 美國經濟學者亞瑟•奧肯(Arthur M. Okun,1928-1980)發現在經濟的週期波動中,經濟增長率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經驗關係,即當實際GDP成長率相對於潛在GDP成長率(一般定義為3%)下降2%時,失業率上升大約 1%;當實際GDP成長率相對於潛在GDP成長率上升2%時,失業率下降大約 1%,此一經驗法則稱之為奧肯定律(Okun’s law),其中,潛在GDP是指在保持價格相對穩定情況下,一國經濟所生產的最大產值,也稱為充分就業GDP。 唯奧肯所提出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之間的具體數量關係,只是針對美國經濟在某特定時期的描述,其他國家未必適用,而且今日美國的經濟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軌跡繼續運行。因此,奧肯定律的意義在於說明經濟成長與就業成長之間的關係,而不在於其所提供的具體數值,如失業率變動百分比 =-1 / 2 ×(GDP變動百分比-3%)。 2菲利浦斯曲線 1958年,由紐西蘭統計學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最先提出菲利浦斯曲線(Phillips Curve),這是一條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替代取捨關係的曲線。菲利浦斯根據英國1867-1957年間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說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成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成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這條曲線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係。即失業率高,表示經濟處於蕭條階段;反之,失業率低,表示經濟處於繁榮階段,亦即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係。 3效率工資理論 效率工資假說(efficiency wage hypothesis)又稱效率工資理論(efficiency-wage theory),該理論假說認為,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或在勞動市場上,工資並不全然是由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所決定。僱主為了激勵勞工,經常會用高於均衡價格的水準來僱用勞工,以增進員工的生產效率。 4職業搜尋理論 1970年,由菲爾普斯(E.S.Phelps)等經濟學者提出職業搜尋理論,其認為在訊息不充分條件下,工作搜尋者通過搜尋活動來逐漸瞭解工資分佈,通過比較工作搜尋的邊際成本和可能獲得的邊際收益,來決定是否繼續搜尋。職業搜尋理論讓人們對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有了新的認識,亦為自然失業率奠定了微觀基礎。而職業搜尋理論的假設條件有四,分別是勞動力市場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工資有差別導致搜尋時間與高薪成正比、失業是找高薪工作的一種投資,以及失業是有成本的。 5勞動力市場匹配理論 1979年,霍爾(Hall)將匹配函數運用到勞動力市場的研究中,同年,來自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分析了只存在兩種工作搜尋途徑時勞動力市場的搜尋與匹配結果,得出了工作匹配函數(matching function),而勞動力市場匹配理論的核心是匹配函數,它被認為是一種搜尋工具,遵循規模報酬不變的規律,描述了空缺職位數、求職人數,以及與匹配完成的職位數量的關係。其主要基礎是協調失靈,求職者的異質性,不同市場的加總以及流量存量匹配;其中,協調失靈指由於信息不充分而導致的多人申請同一崗位,以及多個崗位無人申請的情況,從而導致失業與崗位空缺並存的情形。 另外,求職者的異質性包括搜尋強度,保留工資和失業時間等因素。不同市場的加總則是指由於勞動力和資本流動的限製造成摩擦,從而導致失業與職位空缺並存。至於流量-存量匹配則是指把求職者一次向一個職位申請的行為,擴展為求職者首先經歷一個瞭解職位空缺情況的過程,然後向其認為可接受的所有空缺職位發出申請。 6.失業的種類 一般而言,失業的成因和種類很多,較常見且重要者有技術性失業(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自願型失業(Voluntary Unemployment)、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長期失業(Long Term Unemployment)、週期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以及季節性失業(seasonal unemployment)...等。 四、台灣青年失業問題 失業率是否偏高的問題,可經由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一).青年失業率持續增加 2014年1月,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的「全球就業趨勢」報告,2013年,全球15到24歲的年輕人,有7450萬人失業,青年失業率13.1%,是全球平均失業率的兩倍。又根據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報告」,臺灣的失業率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2013年,台灣青年失業率13.17%,比全球的青年失業率高,且遠高於韓國青年的9.75%,與日本青年的6.7%。 一般而言,世界各主要國家的青年失業率一直以來都比平均失業率高。因為對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而言,還在摸索自己的志趣與是否要加入工作的意願,離職率較高,且多數企業不願花時間教育新鮮人,故年輕人求職門檻本來就高。 台灣的青年失業問題不僅求職困難度高,而且青年失業率持續惡化。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若與OECD十個青年失業率較高的國家相比,2013年,台灣青年失業率是全國失業率的3.2倍,僅次於義大利;此外,台灣更是所有參與比較的國家中,惡化最快的國家。 (二).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居高不下 2001年,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青年失業率突破8%,爾後一路攀升。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台灣經濟受挫,大學暨以上之勞動者失業率大幅升為14%,爾後雖有下降,但2016的青年失業率仍保持在12%左右,亦即在每百個想工作,且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中,就有12人處於失業中。而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踏出社會第一步時,如果受到重大阻礙,將會影響其之後四十到六十年的人生。 另方面,失業一旦超過一年,新鮮人就必須面對新一波畢業生的挑戰。每一批的青年失業持續累計以後,其結果將成為國家、社會、家庭很大的負擔,因此,政府基於職責,必須要想辦法讓年輕人就業,避免失業所帶給其本人及社會國家的負擔。因此,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台灣青年失業率為什麼特別嚴重?政府或個人又該如何面對?都是一國經濟發展所必須考量的問題。 (三).高教政策失敗 台灣青年失業問題比國際各主要國家相對嚴重,觀其緣由,其應與1995年後錯誤的高等教育政策有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發表的資料,台灣在2000年以後,不論景氣變動為何,大學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2001年,台灣青年失業率超過8%,正好是教改廣設大學政策後的五年。 另外,若從教育程度別的失業率來觀察,2006年,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首度與高中(職)學歷者交叉,成為失業率最高的族群,且自2010年以後,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勞動者一直是台灣各教育類別中,失業率最高的族群,顯示青年失業率的增加應與錯誤的高教政策有關。 1995年,在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的主導下,台灣啟動教改,許多技術學院與專科升級為大學,讓台灣的大學數量從二十餘年前的23所,暴增到2014年的122所,大學生也從24.5萬人增加到124.5萬人,前者的增加幅度達430.43%,後者則增加408.16%,二者均增加了四倍以上,導致大學文憑大幅度貶值。另外,在同段期間內,韓國與日本大學生人數分別增加70%與12%。因此,若就三國的大學畢業生來做比較,便可發現台灣的大學生增加速度最快,但青年失業問題也最嚴重,而大學畢業生大量生產的結果,導致台灣的勞動力結構呈現翻轉情形,亦即高學歷人口多,高中及高職學歷者少,而這種變化與產業的實際需求脫節。 在台灣教改政策的錯誤引導下,技職院校不斷升格為大學,改變了台灣人力的訓練方式。技職教師面臨評鑑升等的問題,研究的方向與市場脫?,更導致台灣青年有學歷,卻沒有市場所需的技能,造成學非所用,且大學畢業生對職場的認知有極大的落差。蓋因台灣有許多家長大多成長在大學錄取率還不到三成的那個時代,因而錯認為「大學生」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四).自願性失業者眾 大體而言,台灣高學歷青年在職場找工作時,易受父母間或同儕意見的影響,對於所卻尋求的工作及待遇有既定想法,但在台灣學歷貶值的情況下,工作條件或薪資經常會與年輕就業者的期待有所落差,而一旦工作條件與原本的設定不同,則年輕人寧願失業,也不願低就,造成年青人失業率的居高不下。 勞動部為探討青年就業動向,曾蒐集青年勞工就業之基礎資料,掌握青年就業現況與問題,提供規劃所須資料,特別舉辦青年就業調查,調查項目包括勞工基本資料(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目前就業情況、初次就業狀況、對未來職業生涯之規劃,以及對政府施政措施意見等,而根據勞動部「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的資顯示,在2005-2013年,國內失業的青年中,有將近九成(88%)是屬於自願性失業,且仍在找工作中。觀其緣由,青年離職的原因,有50%以上是對工作感到不滿意所造成,而因期待落差而離職的因素,是台灣高學歷青年自願失業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現代的高學歷年青人有比上一代多很多選擇,也沒有生存的壓力,可以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因期待與現實的差距較大,自願性失業者眾,同時也造成高學歷之青年失業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五).勞動市場資訊不對稱 大體而言,自願性失業者眾是造成年青失業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唯大學生理想的工作與現實為何有這麼大的落差,主要因台灣勞動市場的就業資訊不夠透明,亦即年輕人第一次進入職場,很容易陷入資訊不對稱的風險,由於大學畢業生不知道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勞動價值為何,也不瞭解不同產業的不同薪資結構為何,當然也沒有議價的能力。 勞動市場資訊不透明,讓年輕人無法判斷,也不知是否要「屈就」一份工作,以致延長了失業時間。根據勞動部統計,長期失業人口中,有大約12%的失業者,亦即有將近一萬人是15-24歲的年輕人。特別是台灣有很多小公司沒有勞、健保的福利或制度,工作環境不佳,職涯發展不夠健全,且每年只有約一成的企業願意投入資源培訓員工,造成青年勞工就業意願下降,亦即勞動市場資訊不對稱,造成年青失業率偏高。 (六).派遣工缺乏保障 台灣的青年失業率偏高,其與年輕人流入低薪與不穩定的派遣市場有密切關聯,而所謂人力派遣又稱為勞務派遣、勞動派遣,或是臨時勞動(temporary)、機構勞動(agency work)或租賃勞動(leased work)等,是勞動市場中的一種勞動僱用方式,意即此類勞工名義上是屬於人力派遣公司,僱主將自己僱用的勞工,在勞工的同意下,提供給其他有人力需求的企業機構,並接受該機構的指揮監督。 其中,「人力派遣公司」或「勞務派遣公司」與「派遣勞工」兩者間簽訂「派遣契約」,而人力派遣公司對派遣勞工有指揮監督之權,並按指示提供勞務,且派遣勞工的薪水一般是以時薪計算,是一種比較有組織化管理的臨時工體系。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勞工雇用成本、規避雇用風險,以及便雇用工管理。 另方面,對一般需求企業而言,因為僱用派遣勞工可以省下提撥退休金、保險及資遣費等費用,可降低營運成本;對季節性需求差距較大的行業而言,可藉此避免出現人力不足或浪費的情形,故派遣勞動是一種非典型的、臨時性、非傳統性,或非標準的聘僱關係,也是一種非全時、非長期受聘僱於一家企業的聘僱關係。 2014年,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有七十六萬六千人從事非典型勞動, 其中,年輕人就佔了四分之一。而不同於日本、韓國與美國有「勞動派遣法」與「長雇型派遣契約」的保障,台灣迄今沒有派遣法,派遣工因為缺乏保障,故其流動率偏高。事實上,台灣約有九成以上的派遣公司與派遣勞工簽訂的是短期雇用契約,階段性工作結束,就被迫進入長期失業與就業的惡性循環。而台灣有許多年輕人因為找不到工作,就先進入派遣市場,但工作不穩定,薪水低,且大多沒有勞、健保的年資,當然亦無法享有社會保險,而年輕人若剛畢業即進入派遣市場,可能導致派遣長期化,長期以往,由青年進入中年,但仍可能繼續深陷在非典型勞動市場的惡性循環,亦即青年貧窮可能演變為中年貧窮,且青年失業率偏高的問題依然無法獲得解決,因為派遣工缺乏保障,導致青年失業率偏高。 (七).台灣青年失業率高於國際 長期以來,青年失業率一直高於整體性的失業率,2008年,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各國普遍出現的青年高失業率問題更為惡化,已經形成「全球性的青年失業危機」,成為各國政府的治理難題。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估計,全球在2012年的2億名失業人口中,有超過7千5佰萬人是25歲以下的青年族群;同年,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在其28個成員國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6.1%。全球普遍出現青年的失業危機,台灣也不例外。2012年,台灣的15-24歲青年失業率為12.66%,雖然低於OECD國家的16.1%、歐元區國家的22.6%、美國的15.5%,但是仍高於日本的8.6%與韓國的8.8%。 再從青年失業率與全體失業率相比,台灣的青年失業率是全體失業率的2.5倍,僅略低於南韓的2.66倍,但明顯高於OECD國家的2.02倍、歐盟的2.2倍、美國的1.98倍,說明台灣青年失業問題的嚴重性。 整體而言,經由前述的說明可知,台灣青年失業率偏高現象是一種國際趨勢,唯其理論依據既非奧肯法則或菲律甫曲線所能說明,更非效率工資理論所能闡述,而比較傾向於職業搜尋理論與勞動力市場匹配理論的綜合說明。而在此理論依據的前提下,台灣青年失業率大抵為技術性、摩擦性、非自願性、結構性、季節性,以及長期性等的失業,其中,以非自願性及長期性的失業特質最具嚴重性。 五、台灣青年大陸創業 在兩岸經貿條件消長中,在中國大陸「三中一青」問題必須處理的認知下,台灣青年赴大陸創業變成一種新趨勢,而支持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創新,並進行交流,也成為中國的重要國策之一,相關內容說明如下述。 (一)、大陸重視兩岸青年交流 在兩岸政策上,中國大陸一直強調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性。主要因青年是民族的未來,也是兩岸的未來,兩岸青少年寄託著兩岸關係的未來;在大一統的思考邏輯下,兩岸整合需要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和舞臺,讓兩岸青年多來往、交流、交心;藉以達成兩岸青年能夠擔當起開拓兩岸關係,以及實現民族復興的重任。 2016年,大陸各地均採取許多積極措施,福建廈門兩岸青年更設有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給予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鼓勵,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創新搭建平臺,優化環境,同時提供便利的創業環境。 (二)、中國提供台灣青年就業機會 在最近幾年中,中國大陸經濟繼續保持總體穩定,並在穩定中求進一步的發展,2016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成長率為6.7%,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73.4%,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推動下,也透展了就業與創業的空間,上半年新增城鎮700多萬個就業機會;另方面,在『十三五』規劃下,市場容量更大,發展機會更多,經濟品質愈來愈好,為市場主體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亦即大陸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創新提供了就業機會與發展空間。 (三).馬雲的台灣創業者基金 2014年12月,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來台時,計畫在台灣設立創業基金,翌年3月,宣佈「台灣創業者基金」啟動,其規模高達100億台幣,是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創業扶持基金,而主要目的在鼓勵年輕人創業。 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強調須與台灣本土連結,規定申請者的公司多數創辦成員必須為台灣永久居民,抑或在台灣有實質而有意義的營運。同時,創業項目必須參與阿里巴巴集團生態系統,讓生態系統提供資源助創業者發展業務,如在淘寶、天貓和全球速賣通開設網路商店,出售產品或服務。至於申請者的創業領域並不設限,只要創意可行,天馬行空的創業理念都可以申請。 (四)、中國國務院的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 在兩岸經貿發展過程中,大陸經濟高速發展,並陸續推出了多項支持青年創業的配套政策,特別是「十三五」規劃中,釋放出大量的創業新紅利,相對於台灣經濟形勢不佳的局勢,國務院積極推出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策略,而"十三五"規劃鼓勵創業,讓台灣青年赴大陸創業有了新契機,相關內容簡述如下: 1.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策略 2016年,台灣經濟仍為保1%而戰,青年所承受的生活境況可用「壓力山大」來形容,台灣青年就業創業面臨很大的困局,徒有創業能力與熱情,卻無足夠資金以資因應,而中國大陸適時提共創業資金與機會,發展空間相對寬廣,對台灣青年赴大陸創業具有吸引力,特別是「十三五」規劃中,釋放創業新紅利是吸引台灣青年前往大陸創業的重要誘因。 2015年初,大陸政府設立了400億元人民幣的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同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除了政府的政策宣示與推動外,大陸民間和企業界也積極吸納台灣青年人才到大陸創業就業。如阿里巴巴在台灣成立總額達到100億元新台幣的創業基金,獵豹移動也在台灣成立獵豹創業基金等。 為了鼓勵青年人赴大陸創業或就業,2015年,中國大陸已經為21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以及1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掛牌,2016年繼續增加,主要是基於兩岸青年在共同經營事業的過程中,也能夠加深對兩岸關係的正確認知。 2.善用大陸提供之創客服務 在政策宣導下,台灣多數青年可能有意願赴大陸創業,但因台灣青年缺乏大陸人脈,且不熟悉當地法規等,而使前往大陸創業因擔心和困惑而受阻。因此,即使兩岸是同文同種,且沒有語言溝通障礙,但兩岸不同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欲使台灣青年人完全融入大陸社會並不容易。另外,大陸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大,台灣的壓力相對較小,僅求小利並能維持生存的經營模式,使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難免受到影響,而在創業競爭中,也往往缺乏競爭力而失敗;因此,兩岸青年要交流合作,台灣青年先要學會融入當地社會,要能善加利用當地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福建優家青年創業社區、福州優空間等提供的創客等「一站式」的服務,才有助於更快地取得創業成功的機會。 3.要有創業目標與團隊 台灣青年赴大陸創業時,必須先有自己的經營團隊,瞭解自己的專業與強項,宜設定具體的創業目標,再通過親友尋找各地的台聯會或台辦的協助,融入當地社會,並努力實現創業的理想。而兩岸青年各有所長,如能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相互合作,應可提升兩岸青年創業的成功機會。 4.尋找優勢地區創業 中國大陸雖在全國設有台灣青年創業基地,但地區選擇仍以是否適宜為考量,其中,福建是大陸離台灣最近的省份,具有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因此,台灣青年大陸創業可先考量福建的可行性,特別是福建已在廈門和福州兩地,分別設立了海峽兩岸的青年創業基地,且已有700多家青年創業企業入住,在吸引台灣青年創業方面有著相對較佳的條件。因此,台灣創業青年可先考量到海峽西岸的福建,若能成功進駐,再思考到另外的省市尋求更大的發展。 *本文發表於2016年南澳論壇-廣東省汕頭市,2016年12月8-10日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