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 茂迪昆山廠首季轉盈

工商時報【記者謝璦竹╱昆山報導】 台灣太陽能業者逐步走出營運低谷,茂迪昆山廠表示,今年以來營運轉佳,首季已轉虧為盈,上半年預計可達成淨利4,000萬人民幣(下同)。同時,台灣廠與昆山廠產能都已滿載,昆山廠並外包部分產能給江蘇同業。 據茂迪(蘇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正賢表示,在全球太陽能產業經過一輪洗牌後,茂迪今年3月起已轉虧為盈,不但產能全部滿載,且還有訂單外包給江蘇省的同業,上半年估計淨利可達4,000萬元。 他表示,昆山廠的月產能在42MW(兆瓦)至44MW間,每月產能滿載外,尚有約25MW至30MW的訂單不能滿足。在此情況下,透過昆山市政府協助,茂迪將品質控管與技術部分轉移給江蘇省同業,訂單外包的情形至少會延續到年底。 不過,儘管茂迪產能滿載、供不應求,但全球產能已達到70GW,而需求卻只有30GW,因此茂迪目前還不考慮擴大產能。昆山廠年產能為520MW,台灣廠的產能約為昆山廠的兩倍。 他指出,茂迪能夠在全球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一支獨秀,除了本身能夠維持超越業界的轉換效率,也因為茂迪很早就認識到國際貿易保護的心態正在興起,所以在美國對大陸太陽能電池提出「雙反」(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前,就開始將所有茂迪的生產在兩岸間予以標準化,包括規格、工藝等。在雙反後,非雙反地區的產品由昆山廠出口,雙反地區的產品由台灣廠出口,以此進行調配。 另外,歐盟日前對大陸出口太陽能電池課11.8%的臨時懲罰性關稅,葉正賢指出,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出口暫時仍有價格競爭力,以課稅後價格計算,大陸出口的太陽能電池仍比台灣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略微便宜。 他表示,受雙反發酵影響,台灣出口的太陽能電池價格此前一直上漲,加上大陸的太陽能產業鏈較為完整、生產成本比台灣低,台灣太陽能電池價格比大陸貴5%~8%。不過,目前台灣太陽能板的價格有點漲不上去,因為歐洲雙反的稅率沒有預期高,且仍有轉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