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進非洲 衝擊勞動生態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英國《衛報》報導,跨國企業以特殊的行銷方式進入非洲偏遠地區,為當地經濟生態帶來衝擊。 施曼德(Noah Shemede)在奈及利亞的馬可可(Makoko)貧民窟長大,居住的棚屋有如迷宮一般,矗立在遭受污染的拉哥斯瀉湖上。他還記得自己拿到的第一瓶可口可樂是在9歲的生日時,是當時爸媽特地買回來給他的禮物。 現年29歲的施曼德笑著說:「當時我在嘴巴裡倒了一點,就直接吐掉了,我一點也不喜歡那個味道。」他坐在獨木舟內,搖槳滑過垃圾和長滿雜草的岸邊。 新方法另闢市場 綜觀非洲,全球著名品牌鮮少將產品銷售至像馬可可這些地區,不過貿易商認為,無論是南非的大城,或是像喀麥隆一般的小鄉鎮,情況都在產生變化。 過去十年撒哈拉沙漠快速發展,5.4%的經濟成長率,遠高於其他富裕國家。這些知名品牌的辨識率在富國的超級市場上總是非常明顯,現正滲透到電力匱乏的非洲大陸各角落。 施曼德的姐姐伊麗莎白在縱橫交錯的水道間販賣自製油炸零食,並出售可口可樂、芬達跟七喜。她說:「不管如何,這不是市場普遍的飲品,是大人在貴客到臨時會準備的飲料。」她指著傾斜地板上的飲料箱,可以看到瓶子裝著黑褐色液體。 此外,馬可可地區內還有一些轉變,部分家庭偶爾會以牛舌、胡椒湯這類傳統餐點換取麵條。 在經濟蓬勃發展下,伴隨老齡化與薄弱基礎建設,跨國集團以創新的方式觸及這些偏遠市場。在電力供應不穩定的肯亞和奈及利亞,三星(Samsung)推出太陽能行動電話;而象牙海岸年輕人則是推著鮮紅色三輪車,在大街小巷中銷售熱騰騰的雀巢咖啡。 基礎建設差 照營業 在只有1/10道路鋪設柏油的喀麥隆鄉村,正在興建愛爾蘭健力士啤酒(Guinness )的大型製造工廠,許多來自非洲大陸的啤酒製造廠就是來自喀麥隆的Mbiribwa。 座落在熱帶植物叢生的小山丘上,村莊內50多名居民沒有電力和供應水可用,但是Mbiribwa唯一一間鐵皮啤酒屋老闆關伊(Zebulon Gwei)說,就連孩子也知道健力士啤酒的廣告口號。 推著兩輪手推車,老闆每週跋涉9英里到最近的供貨商進貨。他補充說:「現在是雨季,我們唯一的道路狀況非常惡劣,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進來這裡,事實上,即使在旱季,這邊也幾乎沒有車輛出入。但是我的酒吧是人們可以買到健力士的地方,我不能讓他們失望。」 村民們經常使用黑啤酒混合乳白色的棕櫚酒加強味道,定期造訪關伊的啤酒屋的伊波哲(Henry Wepnje)說:「加上黑啤酒後,棕櫚酒的口感和色澤很獨特。」 而即使在基礎設施較發達的非洲地區,也有許多的非正式貿易商試圖克服做生意的障礙。為了達到獲利目標,雀巢公司在南非就聘請瑪吉薩(Wendy Masiza)用挨家挨戶的方式進行銷售。 遭批扼殺當地產業 從索威托(Soweto)的學校輟學後,瑪吉薩大膽進入治安不穩定的區域蒐集訂單,帶著搭計程車的錢、行動電話和一袋紙本表格,瑪吉薩專攻被稱為「spaza」的家庭式小商店。 瑪吉薩說:「花了4、5個星期,小商店老闆才開始信任我,讓我進入他們的商店(當地店主通常通過小窗口服務顧客),這裡沒有人使用電腦或類似的東西,你只需要知道是什麼人想要買的商品。」 瑪吉薩的銷售額一旦超過150英鎊(約新台幣7,100元),她會盡快把錢存入保管箱,「這裡是真實的犯罪現場。」她聳聳肩說。 這些使用手機的非傳統銷售人員,在1年內幫雀巢公司多賺2倍以上的利潤。雀巢去年65億英鎊的獲利當中,有一半來自新興市場,非洲則是關鍵地。 大型跨國公司積極的營銷策略遭受批評,抵制雀巢奶粉的銷售方式已持續多年。一些批評者指責跨國公司扼殺本地產業,儘管非洲大部分業務推廣仍因為基礎建設的不足而所費不貲。 只是,在非洲大陸日益繁榮的背後,與可可農民銙梅(Kouakou Kouame)一樣的數百萬小農仍生活在極度貧困的環境中。 象牙海岸是全球最大的可可栽種國,但是銙梅每月收入還不到20美元(約新台幣590元),買不起糖果糕點。 25歲的他,站在開滿黃色可可豆莢的果園內告訴記者:「我聽說可可豆被用來製造孩子都喜歡的食物,人們說它的味道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