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非環保萬靈丹 迷思需破解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關於「<a class="link " href="https://tw.news.yahoo.com/tag/碳中和" data-i13n="sec:content-canvas;subsec:anchor_text;elm:context_link" data-ylk="slk:碳中和;sec:content-canvas;subsec:anchor_text;elm:context_link;itc:0">碳中和</a>」有許多迷思需要破解。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關於「碳中和」有許多迷思需要破解。

文╱記者黃志豪 圖╱Pixabay

明明有颱風,遇到台灣就轉彎,颱風不來的情況,似乎漸漸成為常態,因為氣候變遷正在進行,台灣的情況還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國家或地區因為溫室效應發生的天災,往往令人看了更加心驚膽顫。

儘管全球面對這樣的問題達成共識,要在2050年到206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希望惡化能夠停止,但是「碳中和」真的是解藥嗎?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關於「碳中和」有許多迷思需要破解,今年年初,更有超過40位國際專家學者聯合發表文章,希望從科學的角度,澄清關於「碳中和」及「淨零碳排」的誤導或迷思。

「碳中和」 「淨零碳排」 恐說易行難

先談所謂「碳中和」,簡單說就是「碳排放」和「負碳排」相加中和為零,達到地球的碳排放不增加,甚至可能減少的目標,因此使用綠電、人工造林、電動化車款、碳權、碳排交易等等,被視為達到「碳中和」目標的方式。

▲全球氣候變遷,因為溫室效應導致各種天災發生,但是「碳中和」真的是解藥嗎?
▲全球氣候變遷,因為溫室效應導致各種天災發生,但是「碳中和」真的是解藥嗎?

仔細點解釋,它代表了一種生命週期,牽涉到碳交易體系,以及不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理念。例如汽車從生產製造過程、出廠運輸、市場銷售到最後在道路上行駛,碳足跡都必須降到最低,然後透過獲取(購買)碳權,來抵換沒有辦法減少的碳排量,溫室氣體實際上沒有「淨增加」,完成「零碳排」目標。

只是這樣的想法恐怕忽略依照現行的生活模式和生產模式,加上全球現代化及城市化發展,實質降低碳排放有困難,而且寄望透過抵銷、或者把碳排放儲存到土壤、植被等方式,來達成的負碳排,恐怕無法取代實際需要的減排量。

人造樹林固碳效果有限

早在許久之前,人類就知道,原始森林的濫墾濫伐是地球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森林砍伐不只破壞環境生態,更因為高度開發,產生相當可觀的碳排放,而被砍伐的樹木釋出的碳,將需要超過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夠被重新吸收。而人造樹林,的確彌補一些固碳的效果,許多企業也因為環保意識或碳權商機,致力於購地造林,然而砍伐樹木的速度依舊過快,如果這樣的行為無法大幅減少,造林固碳,很可能功效有限。

再生能源是「商機」 非「碳中和」的最佳方法

談到「碳中和」的議題,幾乎都會聯想到「再生能源」的開發或使用,被視為取代傳統石化燃料,減少碳排放量的解決之道。然而專家提醒,再生能源例如風力發電、太陽光電的取得成本低,想當然爾在資本市場有其商機,投資熱度也會如預期般上升,但是它並非替代方案,各個國家應該將它視為一種氣候投資去堆動再生能源,不是將它視為抵銷化石燃料碳排放的方法之一。

電動車並非零碳排

▲嚴格來說,電動車並非零碳排。
▲嚴格來說,電動車並非零碳排。

電動車因為使用過程的零碳排放,一直被視為是拯救地球環境的最佳武器之一,然而嚴格來說,電動車並非零碳排,從原物料、生產過程到最後報廢,其實都有碳排放。另外,如果是在綠電發達國家,電動車絕對是節能減碳的好選擇,但是到了以火力發電為主的國家,例如台灣,火力發電佔總電量的八成,電動車普及之後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碳排放。

目前距離人類希望的碳排放量還有著很大的距離,所以在未來不只要淨零碳排,甚至要更長期的淨負碳排,才能弭補人類過去造成的碳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