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影劇】用 5 部反戰電影,帶你回望烏俄戰爭

作者:王善/阿善 Café 的世界分館

一台台的坦克車、一陣陣的空襲警報、一次次的戰地連線播報——這是過去一年來,世人近乎習以為常的痛心場面。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至今就要屆滿一週年;美國總統拜登亦在本(2)月 20 日拜訪基輔,提供 5 億美元支持。在這之前,世界難以相信在當代社會竟會發生如此殘忍的軍事行動,也未曾預料戰事竟會延續至 2023 年,足足打了一年之久。

隨著戰爭時間拉長,或許人們已漸漸對烏克蘭境內的血淚,逐漸感到「無感」;事實上,自開戰初期,烏克蘭政府官員就曾表達對於「烏俄戰爭常態化」之後,公眾熱度、支持消退的擔心。

身為影像愛好者的我,靈機一動想到,在烏俄戰爭一週年的這個時刻,若能夠介紹幾部反戰片單給讀者朋友參考,在連假、下班後觀賞,或許就能借用影像的力量,喚醒大眾對於國際人道危機的持續關注。

本文將介紹 5 部「寫實系」的反戰電影,透過其中的象徵、劇情鋪排,與讀者一起回望烏俄戰爭的不同面向,在閱讀電影的同時,也能思索在亂世中,能夠如何倡議、以行動回應對和平的嚮往。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西線無戰事》劇照。圖/Netflix 提供
《西線無戰事》劇照。圖/Netflix 提供

第二部為讀者精選的電影,是同樣為今年獎季大熱門的《伊尼舍林的女妖》;本片在今年的奧斯卡獎獲得 9 項提名,只僅次於提名最多的《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故事設定於現實中不存在的「伊尼舍林」海島,描繪 Pádraic 與 Colm 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在一夕之間變了調,只因 Colm 不再喜歡對方;電影時空亦設定於愛爾蘭內戰時期,暗喻當時「自家人互打」的荒謬。

本片以酒吧空間作為載體,將該處本該是輕鬆、好友話家常的氛圍藏於背景中,對比兩位主角之間的可笑仇恨。全片精髓便在於,雖然有著喜劇的情境設計,卻運用兩人吵架後,不停切斷下來、流淌著鮮血的「手指頭」,搭配上背景一再出現的內戰砲聲,暗示兩方在盛怒狀態下,失去理智的戰爭血腥

電影巧妙設計 Pádraic 圈養著一頭驢子,象徵他自身的「驢脾氣」,生氣到最後,Pádraic 已然忘記自己為何生氣,只用放火燒屋子這樣的激烈舉動,無止盡地報仇;而電影當中,他最在乎的家人、驢子,紛紛都離他而去,只因為他陷入了仇恨的輪迴中。

伊尼舍林島的黑暗氛圍,就是具象化的「戰爭根源」象徵:打到最後,誰還記得當初漸行漸遠的原因?若繫鈴人未能解鈴,恐怕就只能和電影主人翁一樣,一生被困在陰鬱的島上,冤冤相報、一再濺血,永無停止之日。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克里斯多福諾蘭所執導的《敦克爾克大行動》,是第一部讓我感受到「震撼教育」的反戰電影。電影聚焦於一群同盟國大兵,在二戰期間的法國敦克爾克(Dunkirk),面臨敵軍包圍,若無法順利撤退到英國,僅能孤立無援地等死。

依稀記得當年在電影院裡,聽著漢斯季默運用施帕音(Shepard tone)創造的無盡迴響感,還有電影中一再出現的敵軍轟炸巨響,佐以貫穿全片的指針滴答聲,我嚇得差點逃出影廳,彷彿能些微感受「創傷後症候群」的滋味。

電影以海、陸、空三線交錯剪輯,把玩時間維度,從不同視角集結回大撤退行動;然而,全片卻不曾出現任何一丁點來自「盟軍指揮部」的視角,連電影結尾的邱吉爾名言,都只能看見報紙、聽見朗誦,卻未見邱吉爾本人現身。

《敦克爾克大行動》很巧妙地帶領觀眾體驗,當軍人在海岸邊被炸死、掩埋鮮血沾染的同袍屍體,又或是如同《蒼蠅王》般爭奪上船逃亡的生存機會時,後方的指揮者真的懂嗎?

在戰爭的當下,士兵只能死命求生,用自己的方式,在時間限制下奮力活下去——那是戰爭最卑微的性命,卻是時常被遺忘的無名英雄。

《他們不再老去》(They Shall Not Grow Old)

延續《敦克爾克大行動》與《西線無戰事》中的討論,即便士兵能夠平安回到家園,熬到戰爭結束那天,能否回到日常生活呢?

相比於前面兩部電影,以黑白呈現的《他們不再老去》相較之下少了點鮮血,但因為是紀錄片,在觀看時看見那些在壕溝死去的黑白遺骸,想到這些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不免還是讓人不寒而慄。

本片由《魔戒》三部曲的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執導,透過修復一百年前、英國在一戰時留下的戰地影像,並重新配音、剪接,呈現出當年戰爭時的暴力與荒誕。導演的爺爺過去曾經參與戰事,因此本片也是他帶著自身家族故事,重新譜出的時代悲歌。

《他們不再老去》之所以閃閃動人,就在於它還原了當時年輕人如何在國族主義的號召下,投入殘忍的戰事,在壕溝裡卑微的存活;同時,亦呈現這群在戰火中消磨青春的士兵,即便戰勝敵國,也得面臨難以回到社會的窘境。

電影影像所使用的載體——膠捲,彷彿就是這群士兵的人生寫照:他們的人生在底片曝光之時,在戰爭的當下顯影,於是便定格在凝結的時空裡,不再老去、難以脫離。那是現代總體戰爭悲劇下,人人難以抹去的傷疤;打贏也好,打輸也罷,疤痕不會淡去。

《北愛少女》(Derry Girls)

《伊尼舍林的女妖》劇照。圖/探照燈影業 提供
《伊尼舍林的女妖》劇照。圖/探照燈影業 提供

片單上的最後一部作品,是來自英國的電視劇《北愛少女》,以北愛爾蘭內戰時的德里(Derry)為背景,聚焦一群高中生在內戰紛擾下的荒謬日常。本片當中的寫實,一改前文的各種濃烈鮮血,反而是家族、家庭凝聚的血濃於水,在以親情定錨於亂世。

主角愛琳雖然在學校遇到紛紛擾擾,但幸運的她總有一群知心好友、暖心家人在一旁陪伴。故事亦觸及內戰時期兩方對立的荒謬:主角一行人會在遠行時遇到武裝軍隊,發現好友的哥哥加入武裝組織,學生甚至在象徵和平的交流活動上想害死對方。

然而,全劇劇終,故事相當不意外地,將劇情收束於北愛和平條約公投,以動人的口白、蒙太奇,呈現一群成年的高中生,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和平的渴望——和平,是一種選擇。

當紛紛擾擾於仇恨,辱罵著誰該處罰誰,或許選擇和平、起身反抗,就是一道出路。

在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人類三部曲》中,強調人類如何透過「故事」,打造出各式文明;不過,那些美好的想像、故事,在政治權力面前意外薄弱,反而被用來號召殺戮。

在現今的俄羅斯,普丁以大斯拉夫的想像促起軍事行動,控制國內具有「說故事」能力的言論自由,合理化軍事行動;同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以一次次的演講、故事,呼喊西方世界的關注與軍事援助。

願本篇文章的 5 部影劇故事,能夠發揮同樣的影響力——在烏俄戰爭的現在,抑或是未來的某個時刻,以自己的方式,反對戰爭與暴力。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烏俄戰爭一週年】從《西線無戰事》等 5 部「血」實系反戰影劇,看盡亂世荒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都是斯拉夫人不要分那麼細」?看懂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百年仇怨

一名烏克蘭青年的告白:俄羅斯最厭惡烏克蘭的,就是我們自由的靈魂

作者簡介:

王善,阿善,就讀於台大外文系,熱愛語言、電影、閱讀、藝術和旅行,立志成為跨越文化的媒體人;現為 YouTube 創作者、「Rti 央廣」英語廣播主持人。閒暇時除埋頭電影世界,也關注英國流行文化。入選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團,亦曾擔任慕尼黑兒少影展青少年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