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中國神話夢醒:今年裁員創新高

作者: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過往每到年底,都是中國媒體(和少數台灣媒體)瘋狂報導「互聯網巨頭公司」的時節,標題則不外乎與「年終獎金創新高」等有關。從事互聯網相關產業、尤其若在 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簡稱)上班,通常意味著年終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網路論壇上甚至笑稱,男生只要從事「互聯網工作」,春節團圓時必會被定義為好爸爸、好兒子、好丈夫、好女婿的「四好代表」。

然而,2021 年的中國互聯網產業,註定是一個風口浪尖的困難時刻,如今各大巨頭公司近期披露的財報,都是一片赤字當頭。

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寒冬:過往比年終獎金,現在比誰裁員多

從今(2020)年 12 月 1 日起,媒體開始陸續披露愛奇藝正在進行一輪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據稱高達 20%-40% ,裁員補償暫按 N+1 發放,愛奇藝官方尚未明確回應,只說「以官方訊息為準」。

不僅如此,包含:百度、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第一梯隊」,也紛紛傳出了裁員消息,「BATJ」的互聯網神話似有崩解的跡象。甚至連滴滴、蘇寧、攜程、瓜子車、水滴籌等所謂「二線梯隊」,也紛紛出現無預警的大規模裁員。

中國民間的網路論壇和部分民營媒體,紛紛分享、報導各大公司裁員的慘況;官方媒體則評論:這僅是「中國互聯網面臨轉型的時刻」。

筆者實際認識一位北京清華畢業的同學,他當初風光入職互聯網巨頭、是以詼諧影片聞名的「快手」。但快手哥也正在此時面臨新一輪裁員:據悉快手北上廣深的商業化團隊將在年底前完成「轉型」,部分業務線被取消,而剩餘業務線將在年底搬到杭州,因此友人只能在搬家和離職之間作選擇。

快手哥對筆者透露:如今倘若要離職證明(領離職金),會被寫上「無法勝任工作」;倘若要留職,則勢必得面臨減薪或績效獎金大打折扣。

但畢竟這幾年中國互聯網業界已普遍以 996 制度為尊,早鍛鍊出留下來的「碼農」們堅強韌性(詳見:《中國碼農造反中:「996 工作制」為何引發眾怒,讓馬雲也中槍、當局急消音?》一文),友人苦笑著對筆者說:「一時裁員或減薪不算什麼,誓與中國互聯網產業共存亡。」

《互聯網巨頭搶菜販生計》一文,讓官方出手「冷靜」互聯網產業

關於中國互聯網巨頭們,為何在近年密集遭到官方「整改」,造成今日的寒冬?關於此點,外界有不同說法,各式陰謀論也甚囂塵上。

不過,筆者和許多實際於中國業內工作的朋友們都認為,最早的導火線,其實是來自一篇網路文章。

2020 年底,一篇全名為《「不講武德」的網際網路巨頭正在用資本奪走無數賣菜小商販的生計,這是不道德的,必須反壟斷》的自媒體文章,在中國各大網路論壇上廣為流傳,引發強烈的迴響。該文直指互聯網公司當時正在密集落子的社區電商業務,造成除了大賣場、超市、便利商店、雜貨店等之外,連逐傳統市場而居的菜販們,如今也需要時時更新 3C 設備和軟體、加入會員經營社群,還要建立掃碼採用無現金付款等步驟──而這些繁複步驟,都要花上一筆不小的費用。

先期的「投資」成本須自行消化不說,消費者們掃碼買菜後,互聯網巨頭們還會向菜販收取一筆「管理費」。

至於不願意、或跟不上互聯網趨勢的菜販們,則顯然難以和早已規模化、普及化、資本近乎無限、可以給予消費者無數折扣的「平台菜販」競爭,恐將成為「被時代趨勢淘汰的菜販」。換言之,小菜販們幾乎沒得選擇,只能給巨頭們再剝一層皮。

該文直指現實的殘酷,惹起中國基層廣泛的民怨,更引發官方的「重視」。儘管後來陸續有不少文章站在不同觀點,辯護加入互聯網平台後對菜販們的種種好處,仍難改變這「小蝦米對大鯨魚」的強烈印象。

時至今日,隨著日曆即將翻至 2022 年,中國互聯網巨頭公司近年「資本無序擴張」的問題,更時時狠打官方的臉面,監管部門於是開始採取一系列雷霆舉措,讓「狂飆突進、野蠻生長」多年的互聯網產業,進入所謂的「冷靜期」。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的最新《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中國網民規模為 9.89 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 70.4% ──易言之,筆者認為中國互聯網繼續高速增長的空間,就市場現實面也已經抵達天花板。

如今在中國學界,針對「互聯網產業」的研究主流,已從技術、創新、管理等電資學院、商管學院的「發展主軸」,逐漸演變為對互聯網的監管、規範、認證、訴訟等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的「治理議題」──今日互聯網公司的大規模裁員問題,顯然也需要放在「政府管理學院」的語境下來理解了。

互聯網巨頭壟斷,造成實體經濟空洞化?

事實上,中國官方智庫早已做過「評估」,指出近年互聯網巨頭公司的發展,已瀕臨惡性競爭,並且「吸納、浪費國家社會的資源」,造成實體經濟空洞化的問題。

而從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層面來看,以打造「生態圈」為目標、無限擴張其商業模式的互聯網平台,其基因裡就要求企業掌握數字(網路)時代的「所有入口」──這也意味著需要極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和覆蓋,而過多的資本投入,就會導致同質化的惡性競爭。

這樣的狀況,對外造成的是社會資源的浪費(舉例來說:「共享單車墳場」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在公司內部則體現為人員的冗餘──若從公司內部的管理模式上來看,「賽馬模式」一定程度上會被廣泛推行。

這種競爭機制的白話文意思是,當巨頭們發展同質業務時,都會大量招兵買馬求先期市場佔有率,但當巨頭間的同質業務廝殺結束,最終一定會有一方出局,而出局者的該部門員工,也勢必面臨大量淘汰──經濟情勢好的時候,被淘汰的項目、團隊或人員還可以透過跳槽方式來緩解壓力;但經濟情勢不好的時候(例如現在),唯一殘酷且有效的方式,就是裁員。

此外,當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逐漸從「小而美」的創新者,吸收大量資源轉變成為舉足輕重的巨頭,與之伴生的就是同樣困擾著其他大型公司的問題:「大公司病」:創新精神衰退、決策保守無效率、與市場脫節終至被淘汰。

「夢醒時分」

所以,筆者部分同意,若撇開中美冷戰、政治清算等「陰謀論」不談,中國互聯網公司如今正在經歷的大規模裁員潮,長期來說,確實不失為一個轉型的契機。

但更重要的是,不論在中國當地或台灣,對於一心想投入中國互聯網產業的職場新鮮人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除魅時刻」。世上不論任何國家、任何產業,都沒有所謂恆久不敗的「神話」,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也沒有所謂保障終身的「金飯碗」存在。

事實上,近年許多中國的互聯網從業人員,早就對失敗、挫折、拒絕習以為常,養成了「無堅不摧的職場人格」。畢竟當潮水退去,就知道誰在裸泳,而近年來熟悉該產業的人就知道,許多大公司的「潮水」其實早已默默褪去了數次。

如今,當中國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因政經情勢變遷慢慢喪失光環,長期在薪資待遇上養尊處優的互聯網從業人員,被裁員後是「還想繼續作夢」繼續等待時機,抑或「認清好景不常」,透過官方輔導機制轉往其他產業降薪工作?對於中國的勞動部門來說,都會是很大的考驗。

而對台灣的讀者朋友們來說,這件發生在對岸的產業大事,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切勿人云亦云,要以更加理性的視角,審慎規劃、不斷調整自己在大環境中的前進方向。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以前年終獎金破紀錄、今年裁員創新高──中國互聯網神話的「夢醒時分」》,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中國各大城市的「新世界奇觀」:單車墳場──是誰玩壞了「共享經濟」?
中國碼農造反中:「996 工作制」為何引發眾怒,讓馬雲也中槍、當局急消音?

作者簡介:

Mark Lin,台北出生、高雄長大、北京委身。專長為私募股權基金研究,曾任職政府產經智庫及外商顧問諮詢,就讀過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台大國企所博士班,兼讀過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博士班。有感華人世界仍無法擺脫製造業思維的包袱,重視有形財富,忽視無形價值,宜自主建立一套世界觀及哲學觀。此外,體悟到凡事不能囿於兩岸關係的利益,台灣青年必須要培養全球化競爭的能力。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