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為何年輕世代「捨棄臉書轉推特」?

作者:黃經偉/大衛的世界經緯儀 David’s theodolite

動見觀瞻、眾人矚目的當今全球首富、美國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日前才剛成為社群平台推特(Twitter)的最大個人股東,一度傳出要加入董事會,之後竟又拋下震撼彈,表示希望以 43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6 兆元)透過惡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意指違反目標企業管理層意願之收購行為)全額買下推特,讓其私有化。

逼得推特不得不祭出「毒藥丸策略」(Poison Pill,指公司原有股東能以較低價格獲得公司大量的股份,進而墊高收購方的成本,產生嚇阻效果)來反制。

為何馬斯克對推特情有獨鍾,甚至想要納為己有?

馬斯克在提出收購意願之後,一場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TED大會,和 TED 策展人 Chris Anderson 對談時,回答了這個大哉問。

他表示,有必要存在一個「對於自由言論兼容並蓄的場域」(an inclusive arena for free speech)。他甚至認為推特已成為實質性的「公共論壇」(a de facto town square)。

對於技術上該如何實行,馬斯克說,推特的演算法應該開源,並且開啟推文事後編輯的功能,不論是透過演算法或手動編輯的方式,這樣才能杜絕一切背後的操弄(behind-the-scenes manipulation)。

而真正能確保前述發展的方式,就是透過全資收購推特。

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大戲應該暫時無法落幕,他收購推特是否別有用心,也是真假難辨。但是他的公開言論,多少反映了至今仍穩坐全球社群媒體龍頭的臉書(公司名稱已正式改為 Meta)面臨的問題:那就是「自由」。

事實上,根據跨國數位服務公司 Good Rebels 去年年底的研究報告,臉書的用戶是所有社群媒體中年齡最長的,連臉書自家內部的文件,也點出年輕用戶正以堪慮的速度出走中;Good Rebels 自己臉書帳號的內部調查也顯示,6 成以上的互動都是來自於超過 45 歲的用戶。

相較之下,同份報告顯示,推特已轉而聚焦新聞、娛樂和幽默內容,並已奠定堅實的用戶基礎。根據全球統計數據資料庫 Statista 的數據,2020-2021 年推特的每日使用人數成長了 14%。

另外,投資知識入口網站 Investopedia 也有一份針對臉書、推特和IG的分析,推特似乎更受富裕的都會大學生青睞。

為何臉書逐漸掉粉,而推特似乎較受年輕人,特別是知識份子青睞呢?本文嘗試從:一、平台屬性和發展軌跡;二、 社會控制和權力機制;三、公民參與和網路民主等 3 個角度來探討。

ㄧ、平台屬性和發展軌跡:臉書偏社群,推特偏資訊

臉書起家時就已定調為「社群網站」。它是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哈佛大學的朋友一同於 2004 年創立。原先,僅是為了讓同校同學交誼使用,之後逐漸擴展到其他北美的大專院校,之後逐步開放所有網路使用者註冊使用(成長軌跡近似台灣的台大 PTT 電子布告欄系統)。

2011 年出版的《facebook臉書效應:從 0 到 7 億的串連》中,作者 David Kirkpatrick 和祖克柏在討論臉書對社會的影響時,祖克柏提到「散財宴」(Potlatch,或譯贈禮宴)的概念。所謂散財宴,是指北美原住民在部族宴席上贈送參與者禮物以表現財力或權威,甚至會協商領地和財產的分配與使用,是禮物經濟(gift economy)的體現。

祖克柏認為,在臉書上分享資訊的行為,就像是彼此分享一個禮物。他甚至表示這樣的透明、公開,能促使企業更加負責可靠、政府效能提升,世界更為公平。而用戶分享的內容和分享的行為本身,也都在建構我們在網路上面的身份認同、個人形象,累積社會資本。

然而,諷刺的是,臉書幾十年的發展軌跡似乎背道而馳。不論是非法個資使用、平台開放廣告功能、演算法決定內容能見度、使用者隱私爭議等,都十足透露出商業邏輯掛帥,平台發展已逐漸偏離祖克柏的初心。

相較之下,推特一開始定位為微型網誌(Microblogging)和社群媒體,根據其共同創辦人 Ev Williams 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推特的核心定位其實比較偏「資訊網路」(Information Network),而非「社群網路」,而這也影響了推特在搜尋功能、標籤(Hashtag)使用、轉推(Retweet)機制的設計。

此外,推特對於推文字數有限制(目前為 280 個字符,之前更短只有 140 個字符,當時是反映一則 SMS 簡訊的長度),這也更符合現代人注意力間距較短、和使用行動裝置讀取資訊的習慣。有趣的是,推特之前宣布加長推文長度時,其實也有些人不認可,認為原先的字數限制讓訊息能維持言簡意賅,節省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推特推文言簡意賅的特性使其受到明星、媒體名人和政治人物青睞,有利促成即時對話。

推特推文的半衰期(意指達到該媒體內容在其壽命週期中獲得半數點閱率的時間)是最短的,只有 20 分鐘,反觀臉書貼文為 5 小時、IG 貼文為 20 小時,LinkedIn 貼文為 24 小時,YouTube 影片則為 20 天。

這代表了推特在重大時事發生時,最能帶動即時論辯(Real-time Discourse),也部分解釋為何推特在俄烏戰爭訊息更新上扮演關鍵地位。

二、社會控制和權力機制:臉書管控較嚴謹

臉書希望用戶在平台上使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名,並推行實名制,在帳號出現使用爭議的情況下,甚至需要提供身分證件核實用戶身份。而相較之下,推特並沒有要求用戶使用真名,甚至還可以使用綽號或各種自己喜歡的名字。

考量現代人對於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的意識提高,甚至線上品格審查(Online Vetting,意指未來雇主或其他熟人透過網路搜尋進行身家調查,檢核他人在網路上的聲譽)已成為常態,相較於推特,他人是較有可能透過搜尋電話、姓名等資訊找到我們的臉書帳號來「調查」一番。

為了增進社群的互動,在臉書上如點讚文章、分享文章、在他人文章下發表評論,都會被臉書紀錄,甚至向用戶的臉書朋友「公布」。目前,臉書甚至還會主動「提醒」用戶錯過了朋友的限時動態,要求讀取並做出回應。

單純以用戶的角度來說,坦白說不是非常自在,好像一舉一動都被監視。

論及監控與權力,那就不能不提到著名法國思想家、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學者傅柯(Michel Foucault)在其著名學術專著《規訓與懲罰》中借用英國學者邊沁(Jeremy Bentham)於 1785 年提出的全景監獄(Panopticon,又稱圓形監獄或環形監獄),來描述現代社會的權力機制和控管手段。

傅柯認為全景監獄就像是現代的權力架構,能以最少的管理力氣,達到最高的監視效果,大家彼此注視,互為權力的主體(監視他人和自我)和客體(被他人和自我監視)。

而這也呼應了哈佛商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祖博夫(Shoshana Zuboff)近期所提出的「監控資本主義」,私營企業與政府為了預測和掌握我們的行為模式,使用社群媒體蒐羅資訊、利用演算法和人工智慧形塑並控制我們的生活。

當然,其實推特也有演算法,一樣會透過你在平台的使用行為推送你可能會青睞的內容。但是推特和臉書相比,保有多一點的「自由」,這點可以從推特上對於成人、裸露等敏感內容的容忍度較高可見一斑。

臉書對於性暗示或裸露的內容和廣告原則上一律禁止,而推特則是會先以「敏感內容」(Sensitive Content)畫面屏蔽,讓用戶自行選擇是否觀看。當然,這種「自由」是否純屬良善,見仁見智,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推特上用戶保有較多選擇的權力。

三、公民參與和網路民主:催生「正義聯盟」的推特

從馬斯克對推特的比喻和期待,不難看出他對於網路媒體仍有著「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美好想像。

如前所述,推特一開始就偏向「資訊網路」的定位,較有利即時更新,甚至能夠分享、評論、參與朋友圈以外的全球性對話。這在推特上可以具體而微地從「標籤」(hashtag,#)的設計體現出來。

標籤,其實原先就是 2007 年從推特平台上開始使用,之後逐漸推廣到其他社群平台,但是在其他平台上的使用較不廣泛或便利,也不像在推特上影響深遠。只要使用標籤,就能讓使用者原創內容(UGC)互相參照,加入某一特定主題的討論。這也讓推特的使用者透過標籤就能快速掌握網路空間內的熱門話題(Trending Topic)。

事實上,推特上標籤的使用,已促成所謂「標籤行動主義」(Hashtag Activism),亦即用推特的標籤快速傳播特定公民運動,像是種族議題的 #BlackLivesMatter、性別議題的 #MeToo、公衛議題的 #COVID-19、政治議題的 #ArabSpring(阿拉伯之春,2010 年底在北非和西亞阿拉伯國家標榜民主和經濟改革的社會運動),都成功捲動線上和線下的公民參與,蓄積動員的能量和議題的能見度,帶來社會變遷的可能。

而這樣的現象,臉書和其他社群媒體雖然也有,但是推特可謂標籤行動主義的主場,這種倡議方式在其他平台的規模和聲量都不若在推特浩大。

其實流行文化也有值得一提的例子。那就是 DC 漫畫改編、2017 年上映的電影《正義聯盟》。這部片當時因為原導演查克史耐德(Zack Snyder)在拍片過程中,受女兒自戕過世影響,再加上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無法取得共識而中途退出,最終上映版本遭到魔改,票房和評價雙雙跌落谷底。

然而,影迷在推特發起了「#釋出查導剪輯版」(#ReleaseTheSnydercut)倡議,竟然在疫情肆虐、串流媒體崛起的背景下,讓華納兄弟於 2020 年在自家串流媒體 HBO Max 釋出導剪版本,大獲好評。

目前影迷又進一步用推特標籤推動「#恢復查導宇宙」(#RestoreTheSnyderVerse ),希望用標籤「發聲」,讓電影公司看見市場潛力。

然而,標籤也可能遭到有心人士利用假帳號或殭屍帳號濫用或操作用來形塑公共議題或虛假民意,因此也可能是雙面刃,亦須持平謹慎看待。

結語:散財宴還是全景監獄?取決於用戶自己

其實當今所有的社群媒體,應該都面臨商業邏輯的挑戰,畢竟平台的確需要營運資本,這也無可厚非。

但無奈的是,若如同先前提及的「監控資本主義」所述,用戶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中,既非顧客,也非產品,而是淪為「原料」,個人經驗讓私人企業和政府化為數據恣意運用、創造價值。

馬斯克希望能夠維繫一個包容言論自由的公共領域,相信其實應是世界公民共同的想望,併購推特的新聞事件也值得持續關注。他甚至還反諷掌控臉書、IG、WhatsApp 的祖克柏就像是 Meta 的「君主」(Monarch)權力一把抓,揚言若是他買下推特,會盡力避免利益衝突。

不管是偏好臉書還是推特,抱持著理性批判的態度、不囿於各種社群媒體的表象,而能獨立思考並超然監督,應是我們這代人類,日日都須面對的課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為何年輕世代「捨棄臉書轉推特」?──從馬斯克併購案,看社群媒體的動態演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一個臉書成癮者的告白:「你在臉書上看到的我,並不是真實的我」

「中國版 IG」何德何能,成為紅、綠眼中釘?「小紅書」爭議事件簿

作者簡介:

黃經偉,中英會議口筆譯員、公私部門內訓英文講師和編修顧問。台大外文系、倫敦政經學院(LSE)媒體傳播所和台師大翻譯所口譯組雙碩士。曾任政府中樞研究人員、投顧公司襄理。以符碼的轉換為專業,盼望奉行 LSE「理解萬事發生的緣由」(Rerum cognoscere causas)校訓,用社會科學、語言、文化三角定位出世界的幽微知識、紀錄生活的吉光片羽。足跡遍佈十餘國(增加中),熱愛旅遊、健行和重訓。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