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美國「人造太陽」技術突破,能全面商用化嗎?

作者: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美國能源部科學家在 12 月 13 日宣佈,在核融合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人類將有機會在不遠的將來,使用「取之不盡的潔淨能源」,能源部長 Jennifer Granholm 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成果,並可以促使更多的研究與發現。

關於這項技術,其實在台灣也有許多相關新聞,例如 2019 年媒體大幅報導,清華大學退休教授楊銀圳在一個小小的實驗室裡,就成功做出了可控的核融合實驗,只可惜這個消息後來被證實是假新聞的成分居多;更早還有台東大學的學生陳國益,也號稱在實驗室裡弄出了核融合反應,但後續也不了了之。

「核融合」到底是什麼?

這個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西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其實,人類早就掌握了這門技術,在 1953 年被當成武器做出的「氫彈」,就是首次在地球上進行的核融合反應,只不過反應過程太劇烈,因此如果想要應用在一般能源供應,重點會是如何準確控制釋放能量的過程,而非透過爆炸。

而所謂的核融合(又稱核聚變),與比較常聽到的「核分裂」不同,後者就是大家習以為常又避之不及的核電廠,主要是利用中子撞擊一顆較重的原子(例如鈾元素),重原子就會分裂成兩顆較輕的原子,過程中會釋放出能量;而核融合的原理剛好反過來,是把兩顆較輕的原子(例如氫)對撞後,強迫他們「黏」在一起,過程中一樣會放出能量,且約是核分裂的 4 倍之多。至於釋放出能量的來源,兩者皆是來自於反應過程中因原子分裂或融合所減少的質量,也就是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互換公式:E = mc2。

一點點的質量轉變,所產生的能量是極其巨大的,以核電廠裡的「鈾-235」分裂為例,1 公克的鈾-235 完全發生裂變,減少的質量大約為 0.09%,也就是 0.9 毫克,卻可以釋放 810 億焦耳(J)的能量。

太多單位、專有名詞很抽象嗎?沒關係,我們換算一下,若以平均每公斤的煤標準熱值為 7,000 大卡,1 大卡約為 4,180 焦耳,則僅僅 1 公克的鈾-235 就相當於燃燒了 2.76 公噸的標準煤(可提供 22,500 度電),更別說能量釋放率更大的核融合反應了。

至於要解釋核融合,我們可以先稍稍科普一下大家在高中物理、化學課上,對微觀世界的記憶:世界萬物是由「原子」構成,它由帶負電的電子、帶正電的質子,以及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質子與中子在核心,電子則在外圍繞圈圈。而在量子力學的尺度下,除了電磁力之外,原子還會具備一種稱為「核力」的力量(放到巨觀的尺度,姑且比喻為星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吧),能夠對物質產生作用。

帶相同電位的粒子彼此是會相斥的,所以要強迫兩顆原子強碰在一起,必須讓「核力」大於相斥的電磁力才行。而最佳的原料,首推自然界與宇宙中存量最多的氫原子,如果我們能用極高的溫度與壓力,讓氫或重氫(氫原子的同位素:氘、氚,但在自然界中含量較少)碰撞在一起,原理其實就與太陽產生能量的原理相同,可以有源源不絕的能源,而這也是為什麼核融合又被譽為「人造太陽」的說法。

再說了,比起核分裂(現行的核電廠),核融合用氫來反應後的產物也相對「乾淨」,根據其反應公式:「氘+氚→氦+中子」來看,氦氣本身不具危險,雖說釋放出的中子可能會被其他物質吸收,從而導致該物質具備放射性,但也相對微量,跟鈾-235 相比,並不會對人體造成顯著的傷害。再加上,即便氚也有放射性,但半衰期只有 12 年,即便發生洩漏,似乎也還是風險可控的災難。

核融合與廣泛使用的距離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核融合始終尚未全面商用化呢?原因就出在要「控制穩定的能量釋放」,實在是太困難了。

要知道,當年的氫彈試爆,也是先引發了「核分裂」,創造出足夠高溫的環境,從而才讓「核融合」能夠發生,並進一步產生連鎖反應,放出巨大的破壞性能量。

要控制這股力量以細水長流的方式釋放,目前科學界有幾種主流的做法:分別是環磁機、國家點火設施、離子束融合、緲子融合與冷融合,而近期廣受報導的美國取得的進展,就是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所嘗試使用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關於其他幾種控制核融合的方式,本文就不多贅述,推薦有興趣的讀者一本書,是由 Richard A. Muller 所著的《​​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頂尖物理學家眼中的能源真相》,裡面詳盡介紹了環磁機、離子束融合、緲子融合與冷融合等的機會與挑戰。

至於國家點火設施到底點了什麼火?那並不是真的「火」,而是把 190 多束超高能量的雷射光,全部衝向一個頂針頭大小、內含氫同位素的容器中,藉此創造出近 1 億度的高溫環境,讓原子發生融合反應。

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聚焦雷射光也是相當耗能的行為,如果用了 N+1 的能量投入,卻只產生 N 的能量輸出,那根本是在開玩笑,因此美國科學界才會如此大力宣傳此次的實驗結果,因為在他們操作的核融合反應中,產生了 3.15 百萬焦耳(MJ)的能量,大於其雷射所用能量 2.05 MJ,也首次達到了所謂的「能量淨增益」。

不過,這個說法有點偷吃步,因為這僅計算了使用雷射的「直接耗能」,但沒把驅動雷射裝置與整套系統的耗能算進去,如果以 All-in 的角度納入全部總體投入的能量,其實高達 300 多 MJ,能量轉換率只有 1% 左右,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努力。

這也是 Richard A. Muller 在《​​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一書中,提過的一則笑話:「核融合是未來的能源,且永遠都會是未來的能源」。當然,每次的實驗都會積累前人的經驗與努力,而隨著各國政府與民間加大投入,例如由 35 國政府集資約 220 億美元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等計畫,我們相信在多個幾次「重大突破」之後,人類有機會更全面地掌握核融合技術,用於供應大多數人們所需的電力。

既然《巴黎協定》定調淨零碳排是永續發展的必要路徑,降低石化燃料與二氧化碳、提升綠能佔比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而現階段的太陽能、風能都有「看天吃飯」的侷限性,而勉強被歐盟認列為綠能的核能與天然氣,也都有明顯的缺陷。若核融合技術可以成為再生能源的主力,對於潔淨電力的進展絕對是大大加分,就讓我們持續關注下去。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美國「核融合」技術重大突破,用之不盡的「潔淨能源」要成真了?何時能全面商用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發展天然氣和保育藻礁,該如何抉擇?──不作「環保偽君子」,從挪威案例說起

台灣到底該用「哪種電」?——其實完美的發電方式並不存在,「電力組合」可能更重要

作者簡介:

Jack I.C.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 20 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