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生活】千辛萬苦移民美國,為何仍被當局外人?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Dr.Phoebe/小牙醫的觀察站

D 最近搬家了。

D 是名工程師博士,娶了醫師妻子,和女兒住在離哈佛不遠、波士頓近郊好學區的雙拼房裡,我雞婆的查一下,還是全美以學歷排名前十高的城鎮(目前排名第二)。D 的鄰居們知識水平高,為人友善。一邊是講話輕聲細語的作家夫婦、另一邊是碩博士住家、另一頭是律師,連他們家的前屋主都是名專科醫師。

D 對於生活環境頗為滿意,唯一受不了的是隔壁鄰居,一個嗓門大、與鄰居格格不入的印度大叔。

印度大叔是來美的第一代新移民,學經歷不高,在美國開便利商店,最後買下菁英學區的房子,讓孩子能在這裡上學,實現心目中的「美國夢」。只不過這世界上很多時候,最困難的是用錢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印度大叔排除萬難買下好學區的房產,卻是鄉鎮里鄰當中最格格不入的那一個。他家人多,小孩聲音大,經常乒乒乓乓把在家工作的 D 和其他鄰居搞得快抓狂。D 努力溝通,軟硬兼施,無論送餅乾還是威脅叫警察都沒用。不知道是語言隔閡還是根本不在意,印度大叔自在的做自己,孩子跑跳吵鬧隨便,將近半夜家庭還大開趴也隨他高興。

美國不同的城鎮都有不同的文化,在郊區生存也有些沒人教的潛規則。以 D 的鄰居文化來說,通常大家互相問候,有社區維修或里民事務也會討論關心。這些不成文規定沒人會寫在移民教戰守則裡面,印度大叔自然從來不參與,成天把音樂開得震耳欲聾,「董茲董茲」地在家裡快活。你可以說印度大叔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舒適圈、保有自身文化,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他從沒打算融入,導致長年下來依舊和美國社會格格不入。D 的房子又新又美,卻被印度大叔逼得他不得不搬家另外尋找住處。

鏡頭拉回西岸,我房子的前屋主是名台灣阿嬤,在 40 年前用「閒錢」買下(據說該名長輩現在還有台北市某蛋黃區的房產,所以在美國置產的的確只是「閒錢」),前前後後送了 16 個晚輩過來當小留學生,憑房屋住址進入所謂的好學區就讀。屋子平日裡就讓小留學生念書安頓,阿嬤則是夏天時來度假,順便避開台灣濕熱的酷暑。我住的地區由於是老城區,不同於亞洲人多的聖瑪利諾(San Marino)注重隱私,沒事就把圍牆或樹籬蓋得越高越好,這裡必須隨時呈現歡迎的狀態——房屋正門不允許設置高大的籬笆,左鄰右舍都不愛掛窗簾,讓你遛狗走路時還可以觀望對方家中的擺設和燈光的色調,也提醒著你千萬別衣裝不整的在客廳裡挖鼻孔。

在我和街坊鄰居混熟之後,不只一個告訴我,他們非常開心這棟房子終於有屋主住在這裡,更直言過去十幾年從沒看過前屋主現身。同區建築師也偷偷和我爆料,說隔壁華人區總愛用現金買大房子放小留學生,但是這些從海外過來的學生鮮少和鄰居有交集,更別提仔細照料房屋。普遍左鄰右舍的觀感,其實是有些負面甚至微微反感的。

「好學區移民」與「降落傘兒童」

從亞洲過來美國生存的父母往往有個迷思,只要來到美國並(無論為孩子或自己)在好學區置產,就能夠順理成章地融入美國,但是美國在地居民看待這些移民的心態卻很複雜。除了因為美國房市在好學區裡早已因為供需失衡而一房難求,多的是在地雙薪夫妻沒能力負擔從小長大的區域房子而被迫搬離,這些鄰居更覺得小留學生父母只想空拿學區的好處(讓孩子在美國上學),卻沒打算成為學區居民的一份子,付出身為學區居民應盡的義務(比如參與社區事務或和鄰居建立感情等)。

《洛杉磯時報》曾經報導,飄洋過海來美的中國小留學生在過去 10 來年之間的數字從 1,200 攀升至 52,000,有高達至少四分之一的學生們都落腳在加州。如果家長沒能大手筆在洛杉磯買房或陪伴孩子過來也沒關係,只要一個月 1,000 美金,外加大筆仲介費,就能由仲介公司牽線,讓孩子待在南加州的寄養家庭,於美國就讀國高中。至於孩子的生活環境和飲食起居則完全看寄養家庭的良心,更別提品格培養或心靈關心。這些家長不在身邊的小留學生被稱之為 “ Parachute Kids “(直譯即為「降落傘兒童」),在過去 10 年內迅速占領美國高中的各個角落。

《商業內幕》進一步指出,「Parachute Kids 產業」的市值高達 250 億美元,卻沒有任何法律配套措施和規定在監管這些仲介公司。小留學生在青春期時,沒有父母陪伴的狀態,面對(看似自由但其實後果自行承擔的)美國校園文化努力尋找認同,對於還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並不容易,一個拿捏不得宜,就會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小留學生脫序叛逆行徑。幾年前在羅蘭崗便出現 3 名小留學生綁架及毆打同儕的新聞,其中一人被判決 13 年有期徒刑。他對自身律師坦承,自己離開家人感到無比孤單寂寞,又初嘗沒人管束的自由滋味,才會犯下大錯。

追尋「美國夢」的最好時機?

曾經是小留學生的我不只一次被問到「把孩子送出國的最好時機是甚麼時候?」至今我依舊沒有最好的答案。想等孩子人格定型、長大成人之後出國深造,有可能像印度大叔一樣,住好區買好房卻一輩子格格不入。想要孩子早些習慣、融入美國文化,青少年時成為小留學生是許多家長的如意算盤,只不過我們往往聚焦於那些在美國發光發熱的成功案例,卻鮮少談及父母和家人必須做出的犧牲,以及小留學生必須承受的壓力、孤單和長期處於兩種文化下的格格不入。無論何時來美,想要「融入當地」都無法一步登天,且從來都不簡單,更多時候是帶點掙扎以及不確定,甚至需要時間慢慢摸索潛規則。

或許從擁抱美國夢的角度來看,移民從來沒有最好或最壞的時機,只有你是否願意付上相對代價,如此而已。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千辛萬苦來到美國,為何仍被當「局外人」?關於「好學區移民」與「降落傘兒童」》,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現實是殘酷的──美國留學生畢業後留或不留,該何去何從?
這世界真沒有所謂的「公平」:美國特許小學、私立小學大不同

作者簡介:

我是 Dr. Phoebe,從台灣小學畢業就背著行囊到美國當起小留學生,開始像候鳥一樣的飄泊飛行。大學畢業於 UCLA 分子生物系,研究所畢業於 NYU 牙醫系,曾工作生活於紐約和舊金山,目前在洛杉機執業的小牙醫師。熱愛牙醫的工作,尤其傾聽病患訴說千奇百怪的真實故事。同時熱愛到處旅行,因而愛上寫作,成為兼職旅遊作家。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