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戴發奎】搖尾乞憐不能解決台灣的問題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唐.白居易《楊柳枝詞八首》之七。政府不能凡事同疫苗的做法一樣,買不到賣不動就訴諸輿論帶風向,乞求他國同情及給予。

中國大陸海關於中秋假期期間宣稱今(2021)年多次從台灣進口的釋迦、蓮霧中驗出有害的「大洋臀紋粉蚧」,自20日起停止台灣產蓮霧、釋迦輸入中國,消息一出引全台朝野、民間關注,也在日本社群平台掀起討論。有不少日本網友表示,沒吃過蓮霧、釋迦,希望能出口到日本。

台大園藝系退休副教授、水果加工專家許明仁表示,台灣水果要外銷很難,原因與今年2月初遭中國禁止進口的鳳梨外銷其他國家的困境一樣,一是台灣生產成本太高,加上自新冠疫情後航運價格節節高漲,很難與差異不大的同質性東南亞產品在國際上競爭;二是鮮食不耐儲運,中國防檢疫寬鬆,要求不如日韓嚴格。

台灣內需市場小,需要靠外銷帶動經濟成長,政府要做的不僅僅是洽談各種FTA消除關稅、貿易壁壘,輔導台灣產品具國際競爭力更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事。倘若今天台灣的蓮霧、釋迦品質超越他國一大截,如同晶片,所謂的價格、運費、儲運就根本不是問題。

更重要的一點是,各地風土氣候影響了民眾飲食習慣,最顯著的例子是在越南廣受民眾歡迎的越南咖啡,大部分越南人每天必定喝上兩三杯才覺得日子沒有白過,同樣的東西一到台灣就成了苦澀死甜咖啡的代名詞。

產品區隔不明顯也是台灣水果在其他國家賣不動的原因之一,比如二十年前越南人就種出類似台灣大目釋迦的產品,但我從未在越南朋友的餐桌上看見過這種水果,同樣軟糯口感,他們會選擇微酸且價格更為親民的山竹。黑珍珠蓮霧也是相同情況,當差異性不大,售價就成了民眾選購商品的關鍵。

草莓就不一樣,越南本地草莓小而酸,適合做成加工食品,鮮食則不受歡迎,對比個頭碩大高價的日本草莓,因為無類似替代產品,不乏人問津。另外還有原本具有壓倒性優勢,後來被越南本地產超越,被譽為「森林中的奶油」的酪梨,越南人學習力強,尤其在農業技術方面,越南酪梨在香氣上更勝外國一籌,相信到過越南的許多台灣人都為越南酪梨牛奶獨特的香味為之驚豔。

撇開政治問題不說,但就商業行為,買賣不成仁義在,更何況還是台灣單方面向中國輸入,台灣並沒有進口對方的水果,大者沒有義務要為小者埋單。要緊的是鳳梨「介殼蟲」已有前車之鑑,釋迦、蓮霧中驗出有害的「大洋臀紋粉蚧」想必早已收到中國的來函,這段期間看不到農委會有任何作為,農委會狀告WTO要贏的機會渺茫,只會讓外人看台灣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笑話。

不可否認中國對我國產品開刀具有強烈政治動機,養、套、殺是最常用手段,政府心知肚明,就如行政院長蘇貞昌被問及此事所說「能賣就盡量賣」,養套殺不僅運用在政治上,更是民間商業行為的潛規則。

一哭二鬧的小夫妻行為不能用在處理國家事情上,藉著中國在政治經濟上打壓訴諸國際同情,日本網民本著回饋台灣在311地震中捐款「報恩」心情,欲發起購買台灣鳳梨釋迦和蓮霧,有不少日本網友表示,沒吃過蓮霧、釋迦,希望能出口到日本,「日本很少見,會有人買的」。令人納悶的是,這些水果不是新產品,日本在此之前為何沒有買。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正直?有人向他討些醋,他不直說沒有,卻向鄰家討來醋,然後當成自家的給人。」形容台灣在某些政策上的做法再貼切不過,台灣國力不比美日,既然選擇了政治,把經濟觸角伸到敵對者那裡,就要做好俎上肉任人宰割的準備,搖尾乞憐不能解決台灣的問題,與時俱進創新才能。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