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練鴻慶】拉馬英九救援,黃珊珊自打臉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練鴻慶 / 政治幕僚

針對內科交通打結,黃珊珊選擇推給前朝:「馬英九和郝龍斌市府執政16年,讓輕工業區開放商辦進駐,但沒有同步交通配套」、「馬市府開放企業總部進駐,整個園區原規劃僅6萬工作人數,突然增加到15萬人,請問如何不塞車?」

在野本應聯手監督執政者,黃珊珊卻要開這個「馬維拉」戰場,把卸任16年的馬英九拉出來救援。既然如此,不妨回到過去,看看當年的黃珊珊怎麼主張。

根據2002年的臺北市議員競選公報,黃珊珊的政見包括:「鬆綁內湖科技園區產業不當限制,改善交通動線。」;2006年競選公報,黃珊珊承諾:「放寬內湖科技園區周邊區域之容積率」、「全面改善內科周圍交通機能」;2010年:「督促捷運汐止民生線進度,帶動灣仔及東湖地區發展」、「全面改善內科周圍交通機能」;2014年:「捷運汐止民生線已完成雙北聯席會議,督促103年底報行政院核定,104年於臺北市內路段正式動工。」,最後是2018年:「督促民生汐止線及環狀線東環段完成環評及路線核定。」

可以看出,黃珊珊對馬英九的推諉,其實一巴掌一巴掌,都打在自己臉上。從頭到尾黃珊珊對內科的態度都是「鬆綁、放寬」,大幅鼓勵進駐,什麼時候擔心過「內科人太多」?而且她每一年的政見都有改善交通的主張,從來沒有說過「內湖交通沒救了」、「擠15萬人不可能不塞」。

再加上,從2010年開始,黃珊珊就是民生汐止線的堅定推動者,但柯文哲對民汐線的態度卻是「等我有空」。所以民眾很自然就會質疑民眾黨:是當年的黃珊珊不對,還是現在的柯文哲錯了?

當然,議員不是預言家,要說20年來的政見都不會有錯,也未免苛責;但黃珊珊不應該「嚴以律馬,寬以待己」,明明當年的自己立場跟馬市府、郝市府差不多,現在卻講得好像「只有自己有遠見」。

內湖的交通打結,說到底是中央刁難的問題;基隆路廊反反覆覆,松山機場遷建搖擺不定,前瞻計畫更把大臺北說成「穿著錦衣跟窮人搶錢」,完全不給軌道建設預算,這也才導致了臺北的「停滯太久」。

陳時中說他當選要「八年完成捷運路網」,潛臺詞是只有他當選,民進黨的中央才會幫臺北,如果是別人當選,那民進黨就要扯臺北後腿。黃珊珊應該是點出民進黨用中央執政資源綁架臺北市民,怎麼會反去拖馬英九救援?這個政治判斷有問題。

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除了選票上的候選人,也是一段決定「在野共主」的過程。選民會觀察,國民黨與民眾黨、朱立倫與柯文哲、蔣萬安與黃珊珊之間,誰對民進黨更有辦法───誰是臺灣民主制衡的希望。

制衡民進黨,才應該是藍白之間的競爭標準。柯文哲要陳時中提政見,的確打到痛處,民眾黨應該要在這個基調上繼續前進。畢竟民眾黨好,國民黨會更好,藍白良性競爭,選民才會有最好的選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