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翁履中】抗中拚正名,台灣還能不勇敢嗎?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作者為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全球拓展合作計畫負責人&政治系副教授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獨家消息,台美關係可望再次有所突破,這一次是台灣試圖將駐美單位的名稱,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報導指出美國官方正認真的思考當中,而這樣的突破一旦成真,相信會讓許多台灣民眾感到欣慰;可是這也代表了拜登政府將要跨越四十多年來的一個中國原則,把美中台關係帶入從未進入的深水區。姑且不論最終的決定如何,台灣可能要先思考在踏入新的境界之前,是不是做好了準備?

就在金融時報的獨家消息揭露不久之前,美國總統拜登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了電話,雙方或許有不同的意見,但兩人的共識很顯然是中美之間應極力避免衝突繼續升溫。

換句話說,金融時報的消息,如果是美方刻意流出,則拜登政府可能打算要用台美關係作為籌碼,以兩手策略來試探中國願意拿出的交換條件。倘若如此,美方必然有其預設的利益,不論是氣候變遷、北韓問題、反恐合作,還是在經貿關係上取得好處,只要中國真的重視台灣問題,不願美國協助台灣遊走台獨的灰色地帶,美國的台灣牌就有機會換到好處。

然而,如果美方真的一方面進行對話,另一方面又打出台灣牌,則拜登政府的盤算,就絕對不是守護台灣利益,而是準備迫使中國在美國要求的議題上讓步。近期美國因為阿富汗撤軍,國際聲望下挫,拜登政府此時採取兩手策略,恐怕只會冒著讓更多盟友產生與美國交手,不能輕易相信的風險,這對拜登來說並非聰明的決定。

另一種可能則是美方對於會議內容外流並不知情,而是金融時報從其他管道取得相關資訊。不過,放出消息讓媒體有報導機會的知情人士,可能希望透過台灣駐美單位正名帶動政治風向。畢竟,不論台灣的駐美單位是否能成功改名,但是政府已經展現行動積極爭取,這種努力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樣的新聞,絕對可以帶來政治利益,在台灣社會掀起政治漣漪。

不管是美國刻意製造的兩手策略,還是帶風向來創造台美關係升級的印象,如果台灣駐美單位真能成功改名,可以確定的是,台灣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準備,絕對不會只是重新打造駐外單位門牌那麼簡單。中國政府如果接受了台灣駐美單位改名,而不採取任何行動,就等於對全世界宣告,一中原則已經不再是中國所堅持的底線。問題是,中國政府真的會放棄這樣的底線嗎?

台美關係因為美中緊張而越來越受到重視,媒體和政治人物都強調美台友好,可是卻淡化美國其實要求台灣必須做好自我防衛準備。台灣民眾認定美國會給予滿滿的援助,固然強化了信心,但也出現了不切實際的期待。要走親美抗中的路線不是問題,但卻必須仔細看清,美中之間的真實互動。

兩強吵得兇,可是年貿易總額卻逐年攀升,有著超過六千億美元的經貿往來,中美要走上衝突的機會實在不高。台灣社會的氛圍,似乎是要大家都必須更加的勇敢來對抗中國,好像不表態要對抗就是政治不正確,不強力反中,就會被視為是親中,被認定是不想跟美國站在一起。

民主社會原本應該要能包容不同的聲音,但從各種資訊管道都看到美國和日本,甚至全球民主國家似乎都全力挺台灣,讓人連想表達懷疑都會覺得自己不該對台灣沒有信心。

其實,台灣駐美單位要正名,考驗的不是美國有沒有勇氣挑戰一中原則,而是進一步要求台灣民眾,必須要更勇敢地承擔風險。如果抗中成了台灣社會唯一不會被批判的立場,恐怕未來將越來越少人敢點出台灣不論在經貿和軍事上,都沒有做好對抗準備的事實,也沒人敢說自己其實不想勇敢!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