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陳美伶】當半導體業頻喊缺水,台灣該在意的乾旱真相是…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日前南下主持「台南囝仔創業分享會」,這是個高溫晴朗的日子,但高鐵一出台北,眼不見藍天,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灰濛濛,是霧?不對,好久好久沒下雨了,哪來水氣?那是空污嗎?眼前景象未免太誇張了!車過台中,這時節應是農民剛插完秧,稻田綠油油的美景,但我看到的卻是一畝畝黃土。喔!接駁的駕駛告訴我,這是停灌休耕的結果啦!

「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已在美麗的寶島發生了嗎?

「從沙龍到聯合國」帶來的啟示

上周出席「從沙龍到聯合國: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的綠色模式」新書發表會,及閱讀比爾蓋茲揆違多年的新著《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零碳新經濟》。前者是台灣的中小企業實踐碳零目標的真實故事;後者是世界級的KOL呼籲2050一定得零碳排,並說這不是天方夜譚。

無獨有偶,二本書都開啟了我們對氣候變遷的省思,台灣從個人、企業到政府,都不能置身事外,要趕快動起來,要更積極採取行動,劍及履及。

台灣是氣候變遷後段班

去年12月德國等多個非政府組織合作研究的「202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 2021)發布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六十餘國中,台灣的整體表現被歸類為後段班的「非常差」。

這樣的成績單著實令人汗顏,想想:再過20年、30年後,下一代會住在什麼樣的島嶼?所謂「美麗的寶島」,在氣候危機的洪流裡會變成什麼樣的面貌?

台灣的環境污染問題早已日益惡化,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過高的「紫爆」警戒幾乎天天發生。我有一位旅居香港的朋友不久前返台,他在台中居家隔離14天,身上卻長出很多紅疹,解封後來到北部,紅疹不藥而癒,不見了。

氣候變遷引發的問題,正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週遭,都是今天已發生的生活與生存問題,不要以為搶救地球是下一個世代的事,你如果現在不做,不是明天會後悔,而是當下就已對不起後代子孫。

就在世界各國相繼定出2050年零碳目標之時,試問台灣零碳路徑圖在那?

台灣的乾旱考驗

今年台灣面臨50幾年來前從未有的乾旱,臨渴掘井還鬧了笑話,時序已進入三月下旬,如何緊急因應已迫在眉睫。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台灣是個島嶼,不會缺水。加上水庫蓄水過度依賴夏季颱風帶來的雨量,一旦颱風不來或久旱不雨,就會面臨缺水危機。但隨著氣候變遷引發的大氣環流異常,颱風路徑受到影響。

近年西太平生成的颱風雖不少,但大多只是和台灣擦邊而過,去年整年甚至沒有颱風襲台,連帶地也沒有帶來足夠的降雨,想依賴颱風解水庫的渴,已是緣木求魚,未來台灣甚至可能成為沒有颱風的地方,我們真的不能再心存僥倖,漠視氣候危機就已降臨身邊。

節水也該超前部署

我在台南市服務的經驗是,如果前一年汛期結束後降雨不多,或當年颱風未帶來足夠的降雨,致水庫蓄水不夠時,就會在次年年初展開抗旱計畫,提早推出各項因應做法,全方位的執行節水措施。

2015年我們就曾面臨挑戰,在市民及各界同心協力下,洗車和三溫暖業者早早就開始採用彈性調整營業天數或減壓供水方式共度難關。而全體市民也從最簡單的生活做起,例如每個家庭都配合在馬桶水箱內放置裝滿水的寶特瓶,以達省水功能。農業部分則採取掌水工的機制,用極少的成本,讓農田不致因管理不足而流失寶貴的水資源。

台南市後來順利度過缺水危機,不但農田沒有停灌休耕,就連科技重鎮的科學園區也完全沒有出現缺水需啟動水車載水的景象,我們的超前部署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賴內閣早在2017年就關心「五缺」

今年的乾旱亦是,如果不是2017年賴內閣啟動企業關心的「五缺」中對於水資源的「調度及備援」計畫,並核定「桃竹幹線」,現在新竹已經沒有水用了、如果不是有台南高雄的水源聯通計畫,台南就緊張了、如果不是開引伏流水,高雄可能已開始停水了。這都是超前部署的時刻案例。但這也都不過是解決當前的困境,長久呢?因應氣候變遷必須內化為生活的一部分,是全民運動。

2010年五都改制升格後,台南市制定「低碳城市自治條例」,2012年12月22日正式生效,成為全台以法規規範低碳作為的地方政府,賴清德市長說,低碳生活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與價值,是追求永續城市必需實踐的全民運動。後來全台許多城市也都跟隨立法,這顯示地方首長都深知低碳、減碳是城市競爭的指標。

在條例中特別規定,凡市府公告指定的地區,舊有建物獎勵加裝太陽能板,對新建物則要求必須設置太陽能設備、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或屋頂綠化;為節少水資源,在建築設計中必須納入雨水的中水回收系統,讓降雨可以保留利用,從源頭做起。

綠色永續既已是人類不可逃避的使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股力量,瑞典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罷課靜坐,要求政治人物採取具體行動遏止氣候變遷,這項行動後來引發全世界千千萬萬青少年響應。一個小女孩帶動了全世界風起雲湧的覺醒,誰還能說搶救地球你做不到呢?

歐萊德打造綠色供應鏈,令人感動

在「從沙龍到聯合國」一書中,我也看到葛望平董事長如何與供應鏈廠商擕手,克服重重難關,打造歐萊德的綠色供應鏈,這是一段珍貴且熱血的歷程。尤其是3月10日的新書發表會上,歐萊德的綠色供應鏈廠商全都到場,這讓人很感動,我們看到這麼多中小企業一起走在堅持的路上,合作打造出歐萊德的零碳成就,這代表了零碳不是只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達成,而是必須大家共同努力,眾志方能成城。

只是,在追求綠色的過程中,有些企業會因為考量利潤,或因成本較高、技術太難而走不下去,也有企業存有「綠色先做二十分、三十分,有交代就好」的迷思,衷心期待台灣的企業把眼光放遠,如果要對下一代負責,那你就要做到100分,要全部到位。

半導體業者不妨將危機化轉機

另外,更積極的是,將氣候變遷列入企業跨界轉型的新策略,讓它變成一門生意。例如,特斯拉在研發電動車的同時間,也會研究各類節電技術並投資碳權。當半導體業者近日頻喊缺水的同時,也不妨考慮深入研究問題解方,有天更能轉化成新的企業競爭力。

我衷心希望歐萊德的做法和力量可以發散出去,也希望所有的企業向歐萊德學習,如果像歐萊德這麼小的企業都能做得到,我相信其他全台140萬的中小企業也能做到,只要有決心、肯堅持,一定可以為台灣打造更好的未來。

●本文出處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原文連結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