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黃奎博】校正回歸不公布 道德責任仍難逃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外交系副教授

自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明「校正回歸」一詞,許多人都在質疑政府資料統計的不確實。其實算對,但也不對。

算對,是因為有些數字是從好多天前的案例加進來的,許多專家直指那是因為登錄與確認的流程太繁複,以及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PCR)篩檢的量能不足所致。

算不對,是因為大規模案件統計難免有些疏漏或延遲,如果硬要負責的單位一點也不准補登(正),那太強人所難。

但是,雖然現在疫情指揮中心說,確診數據穩定,所以不公布校正回歸的數字了,它還是難逃道德上的責任,因為之前它可能讓很多民眾誤判了疫情的嚴重性。

校正回歸一詞,在疫情在5月中旬大量爆發後的一周,亦即5月22日下午的記者會,才被指揮官陳時中提出,一時成為各方熱議的詞彙。

該日首次出現的校正回歸數400例,比前一日下午6時前本土確診數321例還要多。這400例若平均分在5月16日至21日的6天,等於一天多出了快70個本土確診個案。

至於確診前或後死亡的校正回歸數字,還有案例發生與確認公布的日期相差11天的情況。

試想,如果疫情指揮中心在5月中旬本土確診數快速攀升時,就先跟民眾說清楚,還有一些可能的暫時「黑數」還沒有計入,請大家別掉以輕心,相信民眾自我警覺的程度會更高。畢竟,數字越高,雖然越是不幸,但應會有助於民眾提升防疫意識,稍稍降低染疫與死亡的機率。

但很遺憾,不知疫情指揮中心在擔心什麼,結果並沒有那樣做,反而決定拖到5月22日才開始告訴國人,其實過去的本土確診和死亡數字還要上調。所以才說,該中心難逃道德上的責任。

疫情指揮中心另外要背負的一條道德上的責任,就是疫苗政策失當。

這半年來,疫情指揮中心對於施打疫苗的宣導顯得若有似無,一些民進黨政府高官顯貴,也會告訴民眾施打疫苗沒有急迫性。

顯然他們都輕忽了疫情隨時可能爆發,而且去(2020)年以阻絕病毒於境外的策略,獲致了一定的成效,所以西方媒體用「自滿」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多方對於防疫策略的勸告或建議,被民進黨政府冷處理。

國民黨3月下旬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闖關成立的「疫苗採購調閱小組」,到現在也被技術性拖延而沒開過會。

這樣的自滿,也呈現在疫苗採購策略上。在疫情爆發前,國外疫苗抵台數量極少(71萬劑左右),政府似未很積極地處理、補救;當疫情爆發了,還在癡癡的等二期臨床試驗都未完成的國產疫苗(股票上市的高端和未上市的聯亞),蔡英文甚至直接幫它們宣布7月可以上市。

如果真的因為在等國產疫苗上市,而不努力加速在前半年取得與接種疫苗的話,就算是想要扶植國家疫苗產業,或者想要讓台灣在新冠疫苗上不求人,主事者仍不能迴避道德上的責任。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