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黃重豪、張家維】生物塑膠丟了又不能分解,那要它何用?

自從「餐飲內用禁吸管」政策一出,配上「海龜鼻孔拔出吸管」可憐影片、「公司拒賣技術給中國」的英雄形象,憤怒、同情、國族主義三種情緒攪和下,讓剛上市號稱「生物可分解」的甘蔗纖維吸管爆紅。

不久,媒體披露吸管含PLA材料,難以自動分解,入海仍會插進海龜鼻子後,原以為找到救贖的人紛紛痛罵騙局一場,連帶頭團購的藝人林彥君都在狂銷5000組後公開道歉。

其實,用甘蔗這類生物質來做日用品並非新鮮事,PLA也是從植物提煉而來。早在2002年限塑令後,台灣就從美國引進PLA,供連鎖速食店、咖啡館、便利店、超市製作透明冷飲杯、蛋盒等容器,市面上也老早買得到生物可分解吸管,其外觀就跟塑膠一模一樣,民眾每天接觸而不自知。

問題是,它要在高溫6080度、高相對濕度90%以上的工業堆肥場裡待上半年才會分解。台灣不像歐洲有工業堆肥場,也無獨立回收管道,人們錯當塑膠回收後,要嘛還要挑出來焚化,要嘛破壞再生塑料品質。

白忙了一場,許多人吶喊:「如果生物可分解塑膠丟了又不能分解,那要它幹嘛?」

性能無敵 石化哥吉拉與牠的塑膠小怪獸們

講白了,PLA只是發明來讓人類心安理得的亂丟垃圾的,但這企圖非但沒實現,更證明塑膠不是那麼好替代。再者,塑膠是台灣重大產業,16年前限塑政策亦激起上千業者示威遊行,顯示塑膠牽動國家經濟。

不像低分子量的金屬展現「不屈不撓」的硬性,塑膠是數萬分子手牽手起來的高分子聚合物,最大特色就是「身段柔軟」,要延伸、收縮、彎折、拉扯、受熱、耐冷、承重、防蝕通通都行,就看人類怎麼聚合分子鏈,造出不同性能。

泛用塑膠的縮寫都是P開頭,如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ET寶特瓶、PPPS,其字首Poly就是多重、聚合的意思。

這番八面玲瓏拜石油所賜,台灣進口原油後,先分餾出輕油、汽油、燃油等,輕油再裂解成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接著聚合成塑膠原料,就能倒入模具做出成品。每一個階段,都包羅無數產業,串起台灣上中下游石油化學供應鏈。

若不想用石化原料,就要由大自然尋找高分子物質,像澱粉、纖維素、蛋白質等,它們藏在玉米梗、甘蔗渣、麥稈、稻稈、樹薯等作物裡。美國NatureWorks公司就從玉米取出澱粉、水解成葡萄糖、發酵為乳酸,再聚合成「聚乳酸」Polylactic acid,即PLA,字首同樣是Poly

其他生物塑料還有PCLPBSPHBPHBV等,但仍以PLA較普遍。歐美消費了8成量,應用在刀叉杯盤、蔬果包裝、紡織布料、汽車內裝、3C機身、垃圾袋等用品。

可是這畢竟是老天爺的產物,不像人工合成的塑料那麼好任人擺布,所以原料公司一定要針對某種性能需求調整配方,下游塑膠工廠也要修改設備,才能讓上帝的材料依照人類的想像成型。

如何將原料「改質」以符產品需要,就是這門綠色產業的核心技術。

資訊被掩蓋 PLA蒙上不白之冤

為了競逐漸大的生物塑膠市場,美、德、日、義等國的原料業都競相改質出獨門配方,或研發全新生物塑料,連中國都半路殺出,加速追趕石化塑料的無敵性能。

台灣雖有製造成品的公司,但原料幾乎全進口,又以PLA為大宗。復因國內需求不大,8成產品都外銷,導致本土產業及市場遲遲無法推進。

更嚴重的是,有些公司礙於技術不夠或成本太高,乾脆在PLA裡添加塑化劑彌補不足的性能。有些則在石化塑膠裡添加澱粉、碳酸鈣、氧化劑、光敏劑等,召喚微生物或紫外線打斷塑膠分子鏈,但這最多碎成粉末,實際上仍存在。

台灣常傳出這些貨色不實宣稱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le),造成PLA屢屢蒙上「出了實驗室就變假的」、「假分解真裂解」、「偷加塑化劑」、「漂綠」等不白之冤。

為求名正言順,美、德、奧、澳等國認證機構頒發的標章,都不稱可分解,而是「可堆肥」(Compostable)。中國業界則稱Biodegradable為「可降解」,因動詞原型degrade為降級之意,相對不讓人誤以為輕輕鬆鬆就能分解精光。

看起來,問題從來不是PLA是分解或裂解、露天分解或堆肥分解、真環保或假環保,而是資訊揭露與否。在道德訴求越高的當下,廠商若具體告知產品添加什麼、如何才能分解,反而更有助產業。

環保並非一蹴可幾,就連歐盟至今也只15%的廢棄物採工業堆肥而已。成本也是問題,依技術及市場不同,PLA比石化塑料貴2成到2倍以上,偏偏目前應用最多的又是一次性餐具,這猶如拿名貴材料來做命賤產品,可謂奢侈。

那麼折衷一下,把生物跟石化塑料攪和一起,歐美可是大大鼓勵的。這怎麼回事?

道德潔癖放一邊 生物塑膠進展更快

不同於純粹添加澱粉在分子結構表面幫助碎裂,另有技術是將石化與生質的分子主、支鏈接枝起來,共聚成「生物基」(Biobased)材料。

它成本、性能、製程、回收都比照泛用塑膠,雖不能生物分解,卻替代了部分石化原料,總是為減少石油消耗及溫室氣體貢獻一份心力。認證機構會用考古團隊鑑定化石年齡的「碳14定年法」掃瞄產品中的碳14元素,獲知其生質含量。

按奧地利OK biobased標章的標準,產品含20~40%生質可獲一星,40~60%二星,60~80%三星,80%以上四星。德國DIN-Geprüft BIOBASED標章分20-50%50-85%>85%三級。日本的バイオマスプラ是25%以上就頒發標章。

美國農業部則設立「生質優先計畫」(BioPreferred Program),列出聯邦機關強制採購目錄,明訂10915000項產品生質含量最低標,從7%97%不等。又推出USDA CERTIFIED BIOBASED PRODUCT標章,頒予超過25%生質的產品並標示實際含量,供消費者識別。

雖曾被批評門檻訂得太低、最少應50%,但農業部認為這比較能鼓勵廠商認證、增加民眾消費。專屬網站甚至市儈的說,頭號目標是提升農產價值、刺激農村經濟,再藉此降低石油依賴、減緩環境衝擊。2016年報告即指出,生物基產業一年創造3930億美元產值、422萬個就業,同時減少1000萬噸碳排、3億加侖石油消耗,相當於停駛20萬輛車。

基於同理,各國認證都保有彈性,如德國對未達門檻的產品仍核發含量證書,但不給標章。日本允許僅部分範圍達標的商品使用標章,但須揭露合格界線。美國分成「產品」、「包裝」、「產品加包裝」三種,亦即,僅包裝過關也可貼上標章。

在台灣,環保署已將生物可分解、25%含量以上生物基納入環保標章裡,但這個標章還包羅了165種產品的環保特性,變成低噪音、回收紙、節省水、再生玻璃、環保旅館、延長燈管壽命等都是一顆「地球裹綠葉」,消費者自難分辨架上產品是哪邊環保。

識別度之低,導致可分解商品只有8項取得標章,生物基則無廠商申請。

台灣標章
台灣標章

救不了海龜 救救北極熊也不錯

經歷一場吸管風暴,有識之士都說:「不用吸管會死嗎?垃圾丟垃圾桶很難嗎?」、「重點是拒用一次性餐具」、「少喝飲料才是王道」。

偏偏,人類不像合成塑料那麼好控制,就算聖人也無力戒斷石化產品,因此法國便漸進要求,2017年所有塑膠袋必須含30%生質,201840%202050%202560%。美國也宣示,認證門檻將隨技術進展而調整。

台灣目前基礎都不足,就妄想一步登天唯一指名可分解,但這種道德潔癖可能讓產業一步都跨不出去。其實,以台灣塑膠供應鏈之完整,若能用政策鼓勵上游研發改質技術、下游製造生物塑膠、終端消費系列商品,想轉型綠塑產業大有可為。

況且,以台灣碳排高居全球第21,若減不了海廢,減減溫室氣體也不吃虧。救不了海龜,救救北極熊也不錯。

更多論壇文章
兒子外遇 婆婆攻擊媳婦最強的10句話
南都覺醒:高雄人心思變的三大因素
比總統信任下挫更可驚的訊號:藍綠政黨認同大逆轉
中國房子開始吃人了…那台灣呢?
同婚合法化之後 瑞典怎麼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