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拚下去》香港老師馳援、學生線上互教 直擊大停課衝擊現場

「來!看今天誰最晚進教室!」新北龍埔國小老師陳喬愈,早上8點開視訊點名,學生紛紛上線報到。(攝影者.程思迪)
「來!看今天誰最晚進教室!」新北龍埔國小老師陳喬愈,早上8點開視訊點名,學生紛紛上線報到。(攝影者.程思迪)

撰文者:李雅筑

第二波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台灣三級警戒再度延長、全國停課也延長到7月!面臨史上最長停課,正當上百萬名師生陷入焦慮,臉書很快出現名為「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的新社團,短時間內,竟有7萬多位老師集結,共同學習如何線上教學。

原來,在雙北市宣布升到三級警戒的同一時間,一封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的簡訊「我們隨時可支援台灣老師的網課⋯」傳到台大教授葉丙成的手機,當天,葉丙成立刻開啟臉書社團,從最基本的「視訊上課第一步」開始教,頓時間,香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老師,通通都來了。過去,台灣老師是他們的教練,如今,他們所有人回過頭來,想回報台灣⋯

當危機降臨,「幫別人,其實是幫自己!」CoCo都可董事長洪肇水曾說。再微小的光,也可能成為點亮他人黑暗的太陽。

這一次,商周團隊不只是媒體,也是發起者,將陸續為你串聯更多「一起拚」的故事主角、資源。從我,到我們,與人同行,也將與人同贏。而啟動這股力量最初的鑰匙,就在你我手上。

5月中疫情升溫,台灣面臨史上最長的停課,時間近1個月之久,數百萬名師生一夕被迫在家學習,甚至連期末考、畢業典禮都要搬上線。

台灣,終於步上全球約17億學生,停課不停學的旅程。

這兩週,台灣到底經歷了什麼,這趟旅程,又將把我們帶往哪裡去?

故事,得從一封來自香港的簡訊開始……。

5月15日,週六一早,政府宣布雙北疫情升溫、達三級警戒,海峽的另一邊,卻有人比我們更焦急。

雙北升三級警戒》一封暖心簡訊來了
「我們隨時可以支援台灣的網課」

一封簡訊傳到了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的手機,來自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鄭淑華訊息寫著:「我們隨時可以支援台灣老師的網課,如果有需要,可以告訴我們,從線上分享會開始!」

5月15日早上,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鄭淑華傳訊息,表明願意傾囊相授,幫台灣度過難關。(來源.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鄭淑華)
5月15日早上,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鄭淑華傳訊息,表明願意傾囊相授,幫台灣度過難關。(來源.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鄭淑華)

當天,葉丙成立刻開啟臉書社團「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並放上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的線上課程教學法,從最基本的「視訊上課第一步」開始教,鼓勵大家也分享資源。

頓時間,香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老師,通通都來了。原來,過去幾年,台灣教育圈掀起翻轉教室浪潮,許多熱心的台灣老師飛到各地分享經驗,他國老師也年年組團來台參訪學校。

過去,台灣老師是他們的教練,如今,他們所有人回過頭來,想回報台灣。「這一次,換我們來幫你們!」鄭淑華說。

1年前的香港》教育體制崩潰
學生可以不理你,一不滿就關機!

至今,該社團已吸引7萬6千人,更利用週末舉辦跨國教師的線上教學工作坊,就連教育部公文,都是第一時間在這刊出,成為政府和民間對話的重要管道。

誰都沒想到,一封訊息,竟然為台灣上百萬名師生面對大停課的焦慮,帶來解方。

只是,為什麼香港老師這麼急?「我們是過來人,我們知道有多痛苦,不願台灣老師重蹈覆轍。」鄭淑華說。

原來,香港是全球停課最久的地方之一,剛開始,所有人都認為停課頂多兩週,但沒想到,長達一年時間,學生得在家學習,即便日前復課,也只能到學校半天。

在心態沒準備好的狀況下,學生、老師和家長的三方信任關係,很快崩解。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老師李偉銘觀察,過去,許多老師很自豪自己的教學法,但來到線上,老師被嚴重打擊,自信心潰堤,「因為學生可以隨時不理你,他們關掉麥克風、關機!你內心有太多問號,為什麼?」

過程中,大家的衝突不斷。家長看不慣孩子抱著電腦學習,當看見孩子玩遊戲、看影片,就先開罵或禁止。殊不知,那是老師所指派的學習遊戲和教學影片,老師還得出面解決家庭衝突。

不僅如此,當孩子在家學習,儼然成了全民觀課時代。在香港,就有家長不滿老師的線上教學內容,偷偷將影片截圖和錄影,一狀告上教育局。這讓不少老師心生恐懼,出現情緒問題。

鄭淑華見證過香港初期的混亂,才急於要台灣的老師們盡快連結,才能一同走過轉型風暴。

「我們用了整整3個月,完成本來需要幾十年的科技教學進程。」鄭淑華解釋,對香港來說,這不僅是教學法的改變,更是重新思考教與學、建立親師生關係的轉捩點。

「線上教學時,得放下老師的自尊,跟學生說,老師也在學習。」李偉銘說,許多香港老師學習到,唯有老師拋棄過去的權力關係迷思,才能連結師生關係,成為彼此的學習夥伴。

香港老師才剛剛從教學巨變的震驚中走出。停課兩週的台灣,卻正歷經風暴。

5月18日,政府宣布停課,一場台灣資訊教育落後的現形記,正式上演。

停課第一天,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叫苦連天,有人忙著學線上平台功能、有人連帳號和密碼都忘記,去年政府推動的「停課不停學」各校演練,瞬間歸零。

更荒謬的是,台北市政府的官方線上教學平台「酷課雲」,竟因不堪流量而大當機,顯示政府過去的基礎建設工程,多年來根本沒到位。

圖中這名竹科工程師在家工作,還得抽空陪孩子線上學習。(來源.無界塾提供)
圖中這名竹科工程師在家工作,還得抽空陪孩子線上學習。(來源.無界塾提供)

最極端的案例,發生在東部,有的老師聯繫不到學生,更遑論線上學習。

一名不願具名的老師觀察,即便多數偏鄉學校的班級都配有筆電或平板,可讓學生借回家裡使用,但許多學生不是家裡沒網路,不然就是頻寬不夠,成為這波線上學習的新難民。

「我們很多老師,白天要忙著處理遠距教學,晚上跑到學生家裡去設立網路、去做帳號密碼設定。」這名老師說,有不少老師不忍學生總是拿著手機學習,還自掏腰包買電腦給學生。

均一教育平台董事長呂冠緯解釋,照理說,善用數位工具,有機會消弭城鄉差距,讓偏鄉孩子翻身,但現實是,如果設備和配套資源沒跟上,疫情間,教育的貧富差距會更凸顯。

全球教育界已在討論數位落差問題。例如,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包含瑞士、挪威、奧地利有高達9成5的學生可順利線上學習,但在印尼,這數字僅有3成4。

不僅如此,現在已有一半的國家甚至針對弱勢學生採取具體的措施,包含給予獎助金、補救教學等。目前,台灣政府還沒有相應的措施,這是未來得面臨的難題。

另一個關卡是,線上教學正在挑戰台灣過去的教育邏輯。

其實,國際走了一年的經驗發現:線上學習的學習時間比傳統教室少4成到6成,因為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回頭並根據自己的選擇重新閱讀,跳過或者加速概念學習。因此,即便疫情結束,以線上學習為主的體驗,將成為新常態。

然而,未來的線上學習,強調的是讓孩子善用科技找尋解答,跟同學、老師彼此串連共學的能力,這很挑戰台灣教育過去只偏重單向傳達,並強化背誦記憶的特質。

台灣有機會打破慣性、迎向新的改變嗎?對此,香港老師倒是給予肯定,他們觀察,台灣老師共同備課、一起共學進步的風氣很盛,是亞洲國家中難得的景象。

國際疫後共識停課 引爆教育破壞式創新!

1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未來4種新型學習:學校教育的延伸、教育外包、學校做為學習的中心、學習無邊界

2 世界銀行
全球原先就面臨「學習貧窮」危機,會因長時間停課而更嚴重,對經濟發展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3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ISA)負責人安德列.史萊賀
停課對教育造成破壞式創新,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

整理:李雅筑

熱血老師衝台東》只為直播教月全食
兩小時課程,80位家長小孩線上學

現在,就有熱血老師,努力突圍,讓線上學習有了新風貌。

5月26日,3名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的自然老師,戴上口罩、噴好酒精,從台北開車5小時來到台東,傍晚下了車,他們架好天文望遠鏡,對準月球,連結網路,就只是為了直播一場月全食的課程!

事前,這些老師先是撰寫計畫案拿到經費,接著在5月中來到望遠鏡門市,學了4小時的操作技術;出發台東的前一天傍晚,還在家裡頂樓練習組裝。「不斷挑戰極限,我們這也是在展現自學精神!」無界塾老師劉孟硯說。

直播當天,整整兩小時的課程,吸引80名學生和家長,3名自然老師輪番上陣講解,並教導學生如何找資源自學。結束後,為了避免久留,一行人連夜開車返家,回到台北已經是半夜1點。

這樣的熱血教師,在全台越來越多。

3位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老師,開車5小時到台東三仙台,只為了給學生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月全食直播課!(來源.無界塾提供)
3位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老師,開車5小時到台東三仙台,只為了給學生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月全食直播課!(來源.無界塾提供)

目前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天天有老師傳授秘訣,週末假日,更有上千名老師參加教學工作坊。

連菁英學校也帶頭合作。在北一女的號召之下,包含中崙高中、中山女中、板橋中學、內湖高中等16名老師,天天上架影片,教導高中生如何自學。

北一女老師吳銘祥解釋,6年前開始,北一女就將課堂內容錄影,把2700多支影片放上網路,這是師法美國教學平台Coursera的精神:「教育是公資產,不是私人資產,應該把資源公開,讓所有人都能學。」

這樣的共好精神,也正在學生間流傳。比如,位在台北的濯亞實驗教育機構,有學生為了幫助學習落後的同學,竟自發性的籌組線上學習社群,並搭配Google表單,表列出同學的姓名、這次的分數、期待達成的分數等,統整分析大家的需求,讓全班學生一同學習。

過去,台灣的教育圈比分數、比排名,充斥競爭文化,即便108課綱導入兩年時間,學校間、個人間也很難合作,但現在,隨著遠距教學的逼進,從老師到學生端,正在打造共學的氛圍。

教育再進化》混合式學習成趨勢
教的不是內容,而是探究世界的方法

台灣現在其實仍有不少挑戰。投入資訊融入教學多年、新北市龍埔國小老師施信源解釋,台灣的數位教育產業發展並不弱,但最匱乏的就是國家對於整體教育發展的戰略與整合,唯有清楚了,各種資源和民間力量才能真正有效發揮,扭轉教育圈的現況。

然而,台灣更得抓緊這個進化的時刻,因為其他國家已經領先我們一步。

樟湖生態國中小校長陳清圳,過去曾經參訪多國的教育體制,他解釋,歐美學校早就讓孩子帶著平板上課,增加學習效率。「台灣教育也會踏上這條路,教室風景將全面顛覆。」他說。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ISA)調查,疫情過後,OECD國家中,逾5成的國家視混合式學習為新的常態,將會融合線上和線下的學習,交互使用學習影片和直播課程等內容。

學習,將不再僅限於教室內,老師,不會是唯一能教導自己的人。

當人人手中都握有自學工具、擁有自學能力,這將先挑戰學校的存在價值。「未來的教育風貌,老師所教導的不再是單純的內容,而是如何探究世界的方法。」施信源說。

打破教育常規!線上學習比在教室聽課更有效

1、告別校園!疫情來襲,全球平均損失50天的實體教學時間
2、線上學習更深入!平均而言,學生透過線上學習可吸收的內容為25%~60%,相較實體課堂僅8%~10%
3、線上學習更快!因為可針對不懂的地方重新再看一遍,線上所需的學習時間比傳統教室少40%~60%
4、線上學習滿意高!全球統計,線上學習被評論為36%非常有效或58%相當有效
5、教育成為熱門新生意!2019年全球教育科技投資金額186億美元,2025年估計達3,500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整理:李雅筑

對家長而言,更大的考驗是,大家得花更多的時間,引導孩子善用科技工具自學,並懂得判別網路上的資訊,甚至,雙方還得進一步溝通電腦使用時間和規定。當然,倘若家長也加入學習行列,更能提升孩子的自學意願。

全世界孩子吸收知識的做法都跟過去不同了!當疫情再度升溫,這一次,我們能否快速進化,跟上國際教育的腳步,正決定你我孩子的未來。

17億學生離開教室徹底改變考試、學習定義

疫情來襲,當全球約17億名學生離開校園學習,顛覆過去的框架與邏輯,我們該怎麼思考教育的發展?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有幾個教育創新趨勢,未來將延續下去:

第一,重新定義什麼叫「參與」。過去會用出勤率來判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疫情後,學生參與的含義被重新定義。比如線上課程的互動和討論,才更能證明參與度。

第二,寫考卷不會只是唯一的測驗方式。疫情之前,多數的紙筆測驗,並不能考出學生的所學,但是,在疫情間,透過各種專題報告、錄製影片等的多元評量工具,反而更能夠彰顯學生的能力。

第三,學生成為老師的教學夥伴。以前都是老師負責教導,但過去一年的經歷讓大家發現:學生有能力共同設計課堂活動,會成為學習的積極參與者。

第四,習慣多元和混合的環境。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全球朝著線上學習改變,但也增加教育的彈性,未來各種實體和線上的交錯,將會越來越頻繁。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一起拚下去,這一次,換我來幫你!
萬華人會做給大家看!艋舺夜市大姊頭:一起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