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美,能有活路嗎?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1月27日在WTO爭端解決機制會議上,美中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論戰。大陸駐WTO大使李成鋼批評美國是「單邊主義的霸凌者、多邊體制的破壞者和全球供應鏈的擾亂者。」罵得是暢快淋漓。而美國只能軟弱的回應,甚至遷怒WTO說:「一個充當中國非市場政策和行為盾牌的WTO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70多年來美國堅持的立場是國安問題不能放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審查。」

事情起源於2017年美國商務部依據其《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就「進口鋼鐵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啟動調查,隨後調查貨品加入鋁製品,並於2018年3月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分別加徵25%、10%關稅,引發大陸、挪威、瑞士和土耳其4國在WTO對美國提起訴訟。

WTO去年12月9日認定美國違反WTO規定,認為美國不能以「安全」例外作為加徵關稅的理由。美國貿易代表隨後發表聲明,美國不會把國家安全的決定權交給WTO。美國駐WTO大使帕根並宣稱將對WTO提出上訴。可笑的是,WTO上訴機構新法官的任命遭前美國總統川普杯葛,自2019年凍結至今,造成美國的上訴無法處理的報應。

從以上案例可看到美國動輒引用「國家安全」為理由實施貿易制裁、不甩多邊貿易規範、挑動貿易緊張的舉措,完全坐實了大陸的指控。

在美國擴大防堵大陸半導體產業進步之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循著分工原則,各經濟體依其競爭力加入供應鏈,促使半導體創新產生良性循環,應用快速滲透到各領域,帶來世界的進步與人民福祉提升。

對於大陸與亞洲國家藉著全球化在科技領域持續追趕,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資深專家Adam Segal於2011年就指出,美國最佳的創新策略是維持世代的領先。讓落後國家進步,同時維持美國的創新領先,這才符合美國的最高利益。

到了川普和拜登卻大幅改變此策略,破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與創新循環,甚至運用長臂管轄權逼迫盟邦加入對大陸的管制。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為商務部去年10月公布新的全方位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管制規定解釋說,過去美國對大陸的策略是在科技方面維持世代領先,但由於大陸採行軍民融合主義,及追求產業與科技自主,竊取美國智財權,促使美國改採盡可能大幅度領先大陸科技,與抑制大陸軍事能力的政策。

但蘇利文所說根本經不起一問。大陸追求科技與產業自主的《中國製造2025》早就在2015年就公布,並非始自今日;而且美國現今追求先進半導體製造自主,與中國大陸又有何異!至於軍民融合,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於2005年出版的《中國大陸國防工業的新方向》即有完整陳述,為何到現今美國政府才恍然大悟?蘇利文的說詞無非是在掩飾其「美國優先」的一己之私。

本月14日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時,張忠謀對裴洛西直言警告:如果美國以為花大錢就可快速進入最複雜的電子製造市場,那就「過於天真」了。

該報導引起台灣的關注,主要是因台積電在得不到自己政府力挺下,被美國政府施壓前往投資,前途成敗未卜。可是大家卻忽略了美國還塞給了台積電另一顆「毒丸」,那就是接受美國政府的補助之後,台積電不可以擴充或新增投資大陸廠的先進製程,衝擊台積電在大陸既有投資與布局。美國的出招要不是連環套,就是一石多鳥;若是不疑,還能有活路嗎?(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前經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