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愈亂 台灣人心愈該靜!中國無攻台把握 若妄取東沙 又將引民主世界承認台灣

不管外在局勢如何,最主要是自我防衛能力必須扎實提升,才是抵禦中國的底氣。圖為駐紮金門的台灣菁英部隊--陸軍兩棲偵察營(海龍蛙兵)。圖:沈聰榮攝
不管外在局勢如何,最主要是自我防衛能力必須扎實提升,才是抵禦中國的底氣。圖為駐紮金門的台灣菁英部隊--陸軍兩棲偵察營(海龍蛙兵)。圖:沈聰榮攝


近日在美國兩份有關東沙島的評估報告:第一則為美國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模擬兵推中國武力進犯東沙島,報告建議美台應讓外島變身為「毒蛙」,讓中國承受慘痛後果;第二則為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最新「中國軍力報告書」所揭,中國具備侵略位於南海所屬台灣的東沙島、太平島之能力。

一時之間,東沙島議題再次成為國際與台灣媒體的重要報導,而我國安局長陳明通隨即表示,中國內部確曾就此議題進行辯論,而在蔡英文總統任內中國不會攻打東沙島。暫且先不論中國是否將奪占東沙,反而在媒體的渲染之下,已對台灣民心造成影響。謹就此議題從國際、軍事及兩岸等面向進行研析,論證中國是否真有必要攻打東沙島。

東沙具有不可忽略的地緣戰略價值

東沙群島為南海諸島中最北之一群,位居台灣本島南端、香港及中國珠江口三角中心地區,是台灣海峽航道咽喉要地,主要由東沙島及東沙環礁、南衛灘及北衛灘組成,東沙島為本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之島嶼,陸域面積約1.74平方公里,位處台灣西南方240浬處,距離汕頭僅 140 浬、香港170浬、高雄240浬、海南島 360浬、菲律賓430浬。


東沙島。資料圖片:高雄市政府水利局

從地圖上來看,東沙島控制台灣海峽與南海往來交通,向東經過巴士海峽直達菲律賓海,向西則直視中國南部戰區重要城市與要地,是各國從台灣海峽出入巴士海峽國際海空航道與戰略要衝,早期由陸戰隊駐守,現為海巡官兵接管防務。東沙島地勢平坦、易攻難守,共軍可以優勢兵力奪取,而且輕而易舉,過去台灣政府為保護該島,將其防衛由平面轉向地下化,還建有機場跑道、戰備坑道、戰車掩體、戰備水庫與電廠,以及若干地下化軍事碉堡(據點),未來若敵情威脅加劇,原有軍事建設便可轉換使用。

就軍事角度觀之,東沙島可威脅共軍在我西南海空域活動,監控中國在南海與巴士海峽的軍機及艦艇,具有不可忽略的地緣戰略價值。

論點一:破壞美國台海政策底線

從美中台關係來看,美台斷交後,美國「對台政策」及「一中政策」主要依循對台的「台灣關係法」,以及對中的「上海公報」、「建交公報」、「817公報」等「三大聯合公報」為依循的原則;直至1982年雷根政府為了降低「三大聯合公報」對台灣的衝擊,遂提出了「六項保證」於「817公報」的備忘錄中載明,後續2016年國會通過「88共同決議案」與「38號共同決議案」,以立法形式來陳述「6項保證」;嗣後在前總統川普任期內又通過「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北法案」及「台灣保證法案」,美台的關係更加的強化。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今年元月上任後,兩度提及對台灣的安全承諾,而白宮也說明將持續支持台灣自我防衛,以及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作為。


拜登總統。圖:美國國務院

若中國出兵占領東沙將是片面改變兩岸現狀,觸犯美國的台海政策底線,後果將是難以預料,何況中國政經局勢此刻內外交迫,且在20大召開前夕習近平尋求連任在即,自然不會選擇在此時奪占東沙,造成其腹背受敵的風險與危機。

論點二:取東沙等於替台灣招來更強國際盾

中國以武力解決台灣必須以最少的代價為之,出兵代價越大就代表解決台灣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武統台灣必須經過詳盡的評估與計算,誠如孫子兵法所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必須精算敵我優劣,確定勝券在握方能出兵。

就以「祖國統一」大局來說,必須盤算是否具備突破台灣防務與美日介入的優勢能力,一旦出兵須以速戰速決方式直接奪取台灣,不能給予美日等國際勢力的任何戰略緩衝空間與時間,方得畢其功於一役。若僅出兵奪占東沙,不但明確得罪美國,還給予美日等國際勢力出兵保護台海的機會,屆時美國第七艦隊與日本自衛隊公然出兵台海,而印度與澳洲等國也會在南海、印度洋、中印邊界上呼應美日聯軍而做出策應性舉措,加上國際對台聲援與對中國的制裁將使中國得不償失,甚至造成內部高層內鬥,習近平地位將面臨重大挑戰。

所以從現實的軍事戰略及國際情勢來看,中國不可能出兵東沙,而是會選擇直攻台灣本島。


美、英、日、荷、紐、加等國艦隊近期在南海和東海接連舉行聯合軍演。(臉書)

論點三:貿然出兵將使民主世界群起承認台灣

今年10月9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出席在北京舉辦的「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會上重申「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解讀習的講話,兩岸和平統一仍為中國對台基本方針,當前兩岸關係高度緊繃,然卻也未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維繫兩岸關係的關鍵因素計有:「中美關係、兩岸官方交流、兩岸民間交流」等三項。首先,中美關係眾所皆知係處於博弈白熱狀態,再者兩岸的官方及民間交流,誠如台灣聯合報在10月17日公布「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持續認為兩岸軍事、政治與外交關係偏向敵對,經貿及民間社會互動則相對和緩;可見三個關鍵因素中的前兩個已不存在,而第三關鍵因素的兩岸民間交流依然持續。如果連最後一道的民間交流都停止,那兩岸兵戎相見之日也不遠了;再者若貿然出兵攻打東沙島,只會為民主世界承認台灣製造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台灣推向「台獨」之路,對中國來說實在得不償失。

中國目的是統一台灣 妄打東沙無異「因小失大」

中國為求對台武統一舉得勝,首先則要評估是否具備突破台灣「不對稱防衛戰略」及美日「介入」的優勢戰力,嗣後則傾全國之力為之作戰。因此中國在戰略戰役規劃上就得審慎,必將力求各項作戰子計畫具體可行;並從國際上的輿論戰、內部動員、兵力調動、渡海登島、後勤支援、登島作戰等環節緊密銜接;此外也必須確定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建設已臻成熟,可以在西太平洋、南海取得海權優勢,能夠完全拒止日本、夏威夷、關島及南海等地以美國為主的國際聯軍馳援介入台海戰事,中國才有可能發動對台作戰行動。在此之前,中國決不會輕易舉兵來犯,畢竟發動一場戰爭所犧牲的人命何止千萬,其背後更是千萬家庭的破裂,若是作戰失利,武統台灣目的不能達成,那麼,台灣跟中國的關係將連形式上的聯結的都沒有了,屆時中國就永遠被圍困在第一島鏈之內而求出無期。

所以對台戰役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況且按照共軍過去的作戰模式,是絕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因此,從武統台灣的大局及國際、軍事及兩岸角度來看,中國目前尚無攻打台灣的能力,若一旦開打將會直指台灣本島,所謂攻打東沙島實為多餘。

作者》陳文甲 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美對中全面政治戰 關係回溫在即還是遙遙無期?
供暖需求大增 中共面臨能源保證供應的冬季大考
美學者預測北京恐試圖奪東沙 美國出兵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