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復性軍演》專家:軍機侵擾台灣將成新常態,但北京仍會保持「戰略耐心」

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實彈軍事演習,回應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讓外界憂心發生第4次台海危機,甚至引爆戰爭。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東亞事務首席分析師的柯佛5日指出,之後載人航空器及無人機飛到台灣或其離島會是新常態。美國前駐華代理公使柯有為認為,中國此時並不想掀起戰爭。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4日舉行線上討論會,討論中國對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的軍事回應,是否會引發第4次台海危機,甚至與美國開戰。現任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柯佛(John Culver)直言,中國這類軍事行為會成為新常態。

柯佛表示,中國4日發射的飛彈應該是彈道飛彈,如果是巡航飛彈,從日本、台灣和美國軍艦上都很難觀察,而發射的彈道飛彈若是東風-15或東風-16,那會越過外大氣層,因此越過台灣時是在太空,然後進入戰略飛彈軌道,經操作避開反飛彈系統,以擊中目標。

柯佛推測,若中國要採取聯合火力打擊作戰來封鎖台灣,下一步會是進行海空演習,而載人航空器與無人機飛到台灣及其離島會是新常態,「就算不是例行行為,也會很常進行」。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專案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說,擔心中國是演練封鎖台灣。

美國挺台可能開始少說多做

葛來儀直言,中國此舉不只是懲罰台灣,同時也改變現狀,也是表明美國和台灣的「切香腸」行為,會讓未來極度危險。她提到,中國禁止來自台灣南部的農產品進口,一方面是要讓當地選民不再投給民主進步黨(民進黨),且制裁捐款給台灣民主基金會和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企業,則是新的施壓手法。

曾在美國國防部負責台灣事務的林碧瑩(Bonny Lin)認為,中國早在2日就宣布4日起進行軍演,顯示並非12小時內快速展開的演習,且讓船隻和班機有時間更改航道,也是等裴洛西取消訪台。她表示,中國行事仍保有一定的謹慎度,但這是因為美國,而非台灣。

2022年8月4日,台海危機,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對台灣附近海域發射飛彈(AP)
2022年8月4日,台海危機,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對台灣附近海域發射飛彈(AP)

2022年8月4日,台海危機,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對台灣附近海域發射飛彈(AP)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稱,中國進行實彈軍演,除了是向中國人民有交代,對裴洛西訪台採取強硬回應,也是試圖讓台灣人認為美國無力應對中國施壓台灣。他直言,中國處於戰略兩難,因為一國兩制無法說服台灣,但武力統一又會讓中國共產黨陷入風險。

何瑞恩說,正因這樣的兩難,中國才會採取這種不動武,且自己也不太滿意的中等程度脅迫模式。他推測,美國接下來依據前總統老羅斯福(Teddy Roosevelt)名言「溫言在口,大棒在手」行事,並在支持台灣的作為上更加少說多做。

中國認為美國「一中」政策虛假

前美國駐華代理公使柯有為(William Klein)表示,中國主流戰略想法是美國要圍堵中國、瓦解中國的現代化目標,這類想法是在川普政府時期形成,之後在拜登政府初期漸成共識,也變得更加強硬,因此美國的所作所為,都會被中國解讀為有此意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美聯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美聯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美聯社)

柯有為相信,中國領導階層和大部分中國社會都認為,美國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在中國人眼中也愈來愈虛假。不過他也說,中國領導階層想要穩定,透過外部來達到內部現代化目標,因此不認為中國想在此時因台灣問題而與美國開戰。

何瑞恩亦稱,中國正在輿論和現實中尋找最佳打擊點(sweet spot),「但很難找到」,認為要推測中國的下一步,不只看台灣海峽局勢,還要觀察中國內部情況。柯有為則說,中國民間反應可能超出官方預期,不過中國可能會校準回應,避免與美國或台灣爆發戰爭。

柯有為提到,除了軍演,中國也會進行灰色地帶行動,「讓台灣人很有感」。葛來儀則指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說,採取的回應會讓美國和台獨勢力很有感,因此現在認為只針對台灣是言之過早。另外,她認為美國政府一些行為讓中國感到困惑,可能會覺得沒有一致性。

中國內部壓力牽動台海局勢

葛來儀指出,拜登上任初期,美國駐帛琉大使倪約翰(John Hennessey-Niland)跟著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到訪台灣,而美國國務院2022年5月曾刪除「不支持台獨」句子,拜登(Joe Biden)又多次表明美國會協防台灣,這些都讓中國覺得美國可能放棄「一個中國」政策或試圖重新定義。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8月3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AP)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8月3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AP)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8月3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AP)

葛來儀認為,若美國政府的行為具有一致性,或許中國對裴洛西訪台的態度就不會這麼激烈。不過林碧瑩抱持懷疑態度,因為中國認為民進黨尋求台獨,而裴洛西此時訪台,就算美國政府行為與先前有一致性,也無法斷定中國就不會有激烈反應。

對於部分人士認為距離台灣和美國總統大選的18個月內,中國可能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林碧瑩表示,時程表並非重點,而是要看中國如何認定美國和台灣跨越紅線。柯佛則擔心,中國內部的壓力無處宣洩,認為美國應藉此機會,直接與中國溝通,以避免爆發戰爭。

柯有為指出,2027、2035和2049年都被視為中國可能出兵台灣的時間點,但他不認為中國有這樣的時程表,且中國具備有效工具來管控輿論,也可看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藉由對台灣施壓,來宣洩國內的失望情緒,因此中國會繼續保持戰略耐心,每個行為都反映他們察覺到到的風險。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美國不會讓中國孤立台灣」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國會跨黨派壓倒性支持台灣現狀
相關報導》 美國第三號人物來訪,南韓總統卻避不見面!尹錫悅僅和裴洛西通電話的原因曝光
相關報導》 飛彈來了!國防部證實:中共發射多枚東風彈道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