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不再是世界工廠也不是消費黑洞

中國大陸不再是世界工廠也不是消費黑洞

中國大陸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曾被稱為“世界工廠”。這裏是全球服裝、電子零配件、生活雜貨等的生產基地,廉價勞動力是這裏最有力的武器。但是,深圳市今年決定將最低工資標準上調13%。英國《金融時報》最近在題為《憂鬱的三角洲(Delta blues)》的特輯報導中介紹了因無法忍受工資上漲和勞動力不足而離開珠江三角洲的企業。香港一家服裝企業的代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過去5年裏工資翻了一番。廣東省東莞市的服裝生產成本2008年僅為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一半,但現在這一差距已經消失。”江蘇省揚州市今年決定將最低工資標準上調15.6%,這是亞洲地區最大的上調幅度。東莞市一家玩具企業的經營者說:“勞動密集型製造企業在中國大陸已經失去競爭力。很多企業已經遷至東南亞等地。”

《華爾街日報》(WSJ)去年12月報導說:“電腦製造商惠普(HP)和IBM、制藥公司強生(Johnson & Johnson)等美籍企業因為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和工資上漲等原因而紛紛減少在中國的人力。”

曾被稱為“黑洞”的中國消費市場也不如從前。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的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名牌市場的增長率僅為2%。和2011年(30%)、2012年(7%)相比,增速明顯下降。過去很難預訂的中國五星級酒店最近都在努力成為四星級酒店。這是因為,習近平領導班子上臺後大力反腐,禁止公務員出入高級酒店、餐廳,所以高級酒店要為生存下去而降低等級。據悉,中國著名白酒品牌水井坊去年虧損1.6億元人民幣。該公司2012年盈利3.4億元人民幣,但政府掀起反腐熱潮後,10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初下達指示要求“禁用進口軍車”後,寶馬汽車的銷售增長率從2012年的34%下降到去年的9.8%。化妝品銷售增長率也從2011年的18.7%下降到去年的13.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出臺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扶持政策,緊急滅火。此後的2009年至2011年,中國經濟保持9%以上的年增長率,外匯儲備增至1.2萬億美元。但中國經濟在這一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泡沫。由於政府釋放資金,出口規模擴大,導致流動性增加,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現在被視為中國經濟雷區的房地產泡沫、影子銀行、地方負債都和流動性過剩有很大關係。

鋼鐵、水泥、造船等領域的“生產過剩”問題也需要解決。中國政府最高領導機構的7名成員去年12月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會上將“穩中求進”確立為今年經濟政策的方向,並強調了“經濟結構調整”。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司中國大陸本部長咸正午表示:“中國不再是世界工廠,也不是消費黑洞。中國將在2020年之前保持6%至8%的經濟增長率,同時致力於結構調整和反腐。”

【 延伸閱讀 】
更多新聞請看朝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