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苗加大出口力度 專家稱助人亦為己

(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2日,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在推特上透露,北京向這個喜馬拉雅山地國家供應疫苗的數量將從原先承諾的50萬劑提升到80萬劑,以協助尼泊爾抗擊新冠疫情,"讓我們攜手早日實現勝利。"不過,侯豔琪並沒有透露這批疫苗究竟何時到貨

同樣與尼泊爾接壤的印度,則已經贈送了100萬劑在印度境內生產的英國阿斯利康疫苗。憑借這一批疫苗,尼泊爾得以在1月全面啟動接種計劃。此外,尼泊爾方面還和生產阿斯利康疫苗的印度血清研究所簽約,購買了100萬劑疫苗。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宣布提升疫苗供應量,更助長了有關"疫苗外交"的輿論。幾個月以來,印度和中國都被認為試圖通過輸出疫苗來拓展各自的外交影響力。

疫苗優先供應他國?

根據美聯社的調查,中國的"疫苗外交"目前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北京已經宣布向超過45個國家供應總共約5億劑疫苗。中國的4家主要廠商近期對外界表示,2021年底前總共能夠生產超過20億劑疫苗;同時,中國生產的滅活疫苗、載體疫苗不需要mRNA疫苗那般苛刻的運輸及存儲條件。美聯社因而指出,全球許多國家將出於上述原因采用中國疫苗,盡管德國BioNTech/美國輝瑞、美國Moderna的疫苗具有更優秀的保護率。

美聯社還指出,盡管中國疫苗的臨床數據公布並不完整、安全性也並不完全讓人信賴,"疫苗外交"之說法也可能引發捆綁政治條件之憂慮,但是目前已經有超過25個國家正式啟動中國疫苗接種工作,還有11個國家已經接收了中國疫苗供貨。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疫苗接種工作進展得並不快。在3月1日的一場中美防疫專家交流研討會上,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就透露,目前中國已接種疫苗的人數僅為總人口的3.56%,明顯低於以色列的92.46%、英國的30%、美國的22%;即便到今年6月,中國疾控中心制訂的目標也僅僅是40%。

美聯社援引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衛生創新中心主任烏達雅庫馬爾(Krishna Udayakumar)的觀點指出,中國將疫苗優先供應國外而非國內的做法,和印度一樣都是為了輸出善意。"我們正在見證一場疫苗外交,中國有能力生產疫苗並供應給他國。有些是無償捐贈,有些是商業出售,還有些則是搭配貸款的出售。"

中國專家:助人亦為利己

中國官方則一直否認疫苗外交之說法,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強調"疫苗是國際公共產品"。而在3月1日的中美防疫專家研討會上,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則提出,中國國內接種的瓶頸並不在於疫苗供應量,而在於接種速度,"哪怕一天接種1000萬人,中國也需要7個月時間才能完成70%人口的接種工作。"因此,在這幾個月時間裡,中國無法很快達到"群體免疫"的門檻,此時如果其他國家因缺少疫苗而導致疫情全面失控,"中國將持續面臨疫情輸入的威脅。……所以中國當前的策略是,在WHO、COVAX等國際協作框架下,構築全球性的疫苗免疫壁壘……作為主要疫苗生產國,中美雙方都有責任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疫苗群體免疫。所以我們不僅僅應該把疫苗供應給自己,還應該把它們提供給欠發達國家。"

而作為中國疫苗的競爭對手,西方疫苗的供應速度卻明顯低於外界的預期。相比之下,中國供應外國的疫苗,迄今只在土耳其、巴西出現了小幅延遲。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