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現狀: 明暗並存

(德國之聲中文網)位於上海北部的長熟市一家電動汽車電池廠。裝配線上,機器人移動著鋼殼電池組;一旁是身著灰色工作服和淺藍色防塵帽的男女工人,連接電纜、內置控件。

上海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所有與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有關的領域都與中國綠色經濟國家戰略完美契合。所以,這些行業都做得很好。她預計,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8.5% 。

不過,她同時警告說,中國仍存在結構性經濟問題。她指出,出口是中國的增長動力,中國制造業火旺,但產品往往用於出口,國內投資和消費相對疲軟。她預期,這一情況不會很快改善,

此外,與世界上幾乎所有其它國家一樣,中國經濟也受到供應鏈中斷、運費和集裝箱成本高昂以及計算機芯片匱乏的影響。其特殊性在於,所有這些問題部分歸因於中國的經濟政策。很少有人相信,艱難的全球貿易條件會很快改變。

香港經濟學人智庫 (EIU) 世界貿易分析師馬洛 (Nick Marro) 表示:"大型企業或能適應這種情況,但中小企業則需准備好面臨進一步的動蕩和問題"。他強調,即或不是未來幾年,但至少未來幾個季度都將如此。

在中國市場運作的德國企業不僅越來越抱怨供應鏈問題和電腦芯片不足,還憂慮工資成本增加及更嚴格的環境和數據保護法規。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中國"嚴防死守"的防疫政策,邊界關閉了近一年半,幾乎不可能去中國出差。而許多在華德企經理指出,德國境內的公司總部欠缺對所有這些問題的認知。

(德廣聯)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