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市場有台流 人文反省詞曲引共鳴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3日電)中國音樂市場現況講求流量帶動、用戶導向,抖音神曲攻占流行;台灣音樂在中國仍有藍海,自由創作環境孕育帶有濃厚人文反省味道詞曲,普世價值引起閱聽眾共鳴。

台灣音樂在中國也養成了一批閱聽眾,社交平台可以找到專門介紹台灣音樂自媒體。

25歲Fido在北京從事藝人經紀相關工作,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台灣音樂創作在大陸有特別的屬性,也是一個流行;儘管最顛峰時期已過。

他說,許多中國大陸樂迷為台灣獨立樂團癡迷,尤其是live house現場魅力,曾經趁著到訪台灣機會跑了趟女巫店,目的就是為了一睹張懸的現場表演。

Fido最喜歡的歌手是張惠妹,小時候就對她Bad Boy的MV有破碎式印象,2009年「阿密特」專輯收錄歌曲「分生」則是愛上張惠妹的起點,著迷於帶點菸嗓、較重的音色;張惠妹對於LGBT群體的關注和發聲,更是他特別熱愛她的原因。

Fido觀察,台灣歌曲人文性很重,注重詞意表達,強調對於當下環境的思考、反省,這是中國大陸、韓國音樂不太能作到的點,「還真講不出來有哪個內地歌手的歌曲符合這個特色」。

他說,大陸創作環境收得較緊,音樂市場現況也是流量導向,帶著罐頭音效的短影音會在短時間內密集反覆出現。不過這件事不需要被責備,因為確實有流量關注才能有持續產出。

「但我會質疑這是音樂嗎?」Fido說,經歷過台灣歌手、獨立樂團洗禮,再看那些短影音會感到聒噪、抓耳;他坦言,「我對於那類的音樂缺乏欣賞能力」,不過新一代小朋友若是一開始就是接觸這類音樂,也許會有不一樣感受。

25歲的轟轟來自海南島,目前在成都工作。他說,喜歡聽live,台灣樂團較為貼近喜歡的調調,赴台大交換學生時,對於甜約翰、傻白等樂團都有接觸,對於台灣音樂有些偏好,也許是因為生命中一段重要時間剛好和台灣有了交會點。

轟轟強調,大陸音樂和台灣音樂沒有高低造詣差別,偏好某些音樂都是個人生命經驗驅使。

他認為,島是有包容性、生命力的,台灣是個島、海南島也是個島,台灣在原住民音樂、台語音樂上的張力讓人印象深刻。

轟轟說,某個地方可以表現出一些音樂特質和地區環境有關,在大陸,非音樂性因素確實時時影響著創作,「陳珊妮在內地就絕不會是陳珊妮,陳珊妮在這邊(的市場)絕對活不下去」。(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