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衝突多樣化 談下去就不絕望

朱鋒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學術專長中美關係與海洋安全、中美日安全關係、東亞區域安全等。現為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中國南海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同時擔任外交部涉海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

朱鋒在香港鳳凰網新聞深度分析節目「風向」,解讀美中2+2高層戰略對話。他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是「進程驅動」而非「事件驅動」,一次對話雖不能帶來決定性改變,但仍為拜登時代的中美高層接觸磋商開了個好頭;只要中美兩國能「談下去」,就能給管控和改善兩國關係帶來希望。4月可能進行的兩國元首線上會談,更能為陷入低谷的兩國關係帶來戰略引領和高層驅動。

朱鋒指出,中美關係還遠未到令人絕望的時刻。18日中美安克拉治對話的中美開場白,是當前中美關係進入歷史性新常態的真實寫照;對今天的中美關係既不能情緒化地誇大衝突的一面,又不能忽視兩國仍具有繼續合作的一面。

朱鋒認為,此次對話是積極的、建設性的,也為拜登時代中美關係的高層接觸和磋商,開了一個好頭。但在中美關係已經發生「質變」的今天,中美關係事實上已經回不到過去,即便後續對話還將啟動,對中美延續會晤和磋商進程不要抱不切實際的想像。

朱鋒直言,一次對話並不能夠為中美關係帶來決定性的改變。不要簡單地認為一次首腦高層會晤就可reset(重置)中美關係,讓它完全回到健康正常的軌道,也不需要在中美關係上,彌漫過多的悲觀論;「悲觀論」和「樂觀論」都缺乏對中美關係的基本性質的準確認識。

「今天的中美關係更多是由過程決定,而不是由一個事件決定。」朱鋒強調,希望中美關係在這次高層會談以後,能夠重啟一系列爭議問題點上的對話機制;現在中美關係相信是由過程驅動、進程驅動,不管有多大的衝突競爭,還是要談下去,談出成果、談出希望。

他還表明,元首會談更能夠為陷入低谷的兩國關係帶來戰略引領和高層驅動。只要中國和美國能夠在彼此的爭議點的問題上談起來、談下去,談出成果、談出共識,中美關係就有可能回到建設性的合作與衝突管控的軌道。

不過,朱鋒也表示,現在中美關係「談起來、談下去」受到新的時代性挑戰,包括現任拜登政府官員,不少也曾是歐巴馬政府的前官員,不能老是拿著以前的成見來處理今天的中美對話,拜登政府如何在對華政策展示出部分「去川普化」的決心。美國人不要奢望打翻中國;不要完全按美國的意志來轉變中國,中美關係的進程驅動還需要雙方不斷地在各個層次、各個層面進行磨合。

此外,朱鋒也提醒,如果美國在編織盟友關係,那誰是中國的盟友?這個問題恰恰是今天中美戰略競爭中,中國最大的戰略脆弱點,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要回應拜登政府的所謂盟友導向對中國的打壓,最重要的是走穩走實自己的路,要務實、低調,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他也說,中美關係衝突的熱點,現在來看已經多樣化。自己最擔心的還是在高科技和經貿領域。中國想要擺脫美國「卡脖子」壓迫,仍然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更需要大陸深化科技、教育和專利技術轉化等方面的改革進程。目前,拜登政府還在進行產業鏈調整、對華軍事戰略等諸多問題上的政策評估,美國「去中國化」到底走得會有多遠,還需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