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精靈世界

一種無法逃脫的孤獨,以及在孤獨裡延長的孤獨。 深巷人家 蔡莉莉 水彩速寫26×18公分2018
一種無法逃脫的孤獨,以及在孤獨裡延長的孤獨。 深巷人家 蔡莉莉 水彩速寫26×18公分2018

文/圖 蔡莉莉

張愛玲在〈談看書〉寫:「歐洲的小精靈裡面,有一種小妖叫布朗尼(Brownie—即褐色的東西),人形而極小,是成年男子,脾氣好,會秘密幫助人料理家務,往往在夜間,人不知鬼不覺,已經給做好了…」,想到Brownie,我直覺想起的是在美國讀書時常吃的布朗尼,一種口感濕潤的長方塊巧克力蛋糕,從沒想過這個單字還有蘇格蘭家庭小精靈的意思。

提起家庭小精靈,腦中浮現的畫面是電影《哈利波特》中喜好自由的多比,他大眼長鼻的特徵,近似我在挪威街頭見到的夜行山妖精靈(Troll)。傳說中,他們喜歡喝粥,長長的鼻子剛好適合當攪拌棒,因此鼻頭總是紅紅的。這很難不連想起京都鞍馬車站前有著又高又長的紅鼻子的「天狗」,那是深山裡有神通的妖怪,腰懸武士刀,趿木屐,隨身攜帶一件類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的神奇蓑衣,必要時可以隱形。

精靈是虛構生物,無論是家庭小精靈或是山妖鬼怪,都是人類想像出來的幫手。或協助家務,或護衛性命,或在人類夜間休息的時候接替看守世界。如果現實生活裡真有神話傳說裡的精靈,就可以滿足人們的種種想望與需求了。

我不覺想起幾天前的一件事,那是在午餐時間的便當店。一個約莫80多歲的老太太在我之前走進店內,盯著價目表,遲疑著。櫃檯後方的老闆娘微蹙眉,用眼睛示意我先行點餐。後來,老太太點了兩份鱈魚便當,老闆娘突然開口:「妳不要站在櫃檯前,擋住我點餐。」「我腳很痠,不能站,要扶著。」老太太才說完,老闆娘不耐煩的說:「妳去坐著。」老太太緩步挪移到牆角用餐區欲坐下時,老闆娘又下令了:「坐到外面去!」一邊指向騎樓的折疊桌,那語氣就像驅趕著一隻流浪狗。

我猜想老太太家中可能有一個比她更老更癱的老伴,一日三餐需仰賴她出門打理。每每在路上看到互相攙扶的蹣跚老夫妻,心裡總想著:老人照顧老人委實不容易啊!老衰是人間久長,一種無法逃脫的孤獨,以及在孤獨裡延長的孤獨。然而,這又是生命階段裡蒼涼無奈的現實,有朝一日很可能每個人都要經歷這一切,面對那個現實的現實。我於是想,如果真有家庭小精靈那就好了。

人工智慧時代,神話傳說裡的家庭小精靈,幾乎已如真存在。人工智慧(AI)不再是科幻小說中虛構的機器人,而是可以成為現實生活的真。在外籍勞工短缺及種種衍生的糾紛和疑慮之下,取代人力的科技產物,或多或少能補上高齡化社會的日常需求。

楊牧在〈秘密〉中曾寫到精靈:「無窮繁複的精靈世界,無論白晝或者黑夜,看得見交叉飛行的仙子在清潔的空氣裡穿梭,各自曳著他或她短暫的心事…」文中能飛行的精靈,顯然是童話故事裡長著翅膀的仙子仙女(fairy)。

我彷彿看見未來的天空裡,飛行著許多忙碌的人工智慧精靈,就像運送包裹的無人機,買了熱騰騰的便當飛回老人的家。也彷彿看到輪椅上的老人臉上無聲的笑容,一種不必看人臉色的滿足,在暮光斜照微塵漂浮的無人客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