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廈研究 改善靶場環境可降低官兵體內鉛含量

編譯郭正原/綜合外電報導

軍事新聞網站「Military.com」日前報導,五角大廈軍醫部門3月公布《醫療監視月報》研究顯示,對靶場布局進行簡單的改動、維持良好的衛生環境,能降低頻繁進行實彈射擊的官兵體內血中鉛含量,確保受訓官兵的身心健康。

美國陸軍自2012年起展開靶場有關鉛微粒的研究,槍枝擊發時、彈藥出膛過程瞬間,彈頭所含的鉛會釋放出大量微粒,這些鉛懸浮微粒會被鼻腔吸入或附著在皮膚、個人裝具或其他設備等任何地方,並且被人體攝入。

2016年曾對大量實彈射擊的特種部隊(特別是室內射擊)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取樣官兵暴露的鉛微粒含量竟超出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設定最高標準5倍之多,更達OSHA認為應採取改善措施標準的8倍以上。

報告指出,透過更換受汙染的沙子與訓練障礙物,並用合成材質取代傳統沙包之類的障礙物與降低使用射擊頻率,同時強制執行包括洗滌衣物、禁止用手直接擦拭等衛生規範後,做為測試樣本的官兵血液中鉛含量從每分升1至35毫克(平均為8.19),下降至每分升1至15毫克,低於軍方設定的每分升20毫克;因高血鉛症狀不適出操的官兵也從9人減至0人。

不過,報告坦言,目前取樣數量十分有限,並僅依賴2年內的測試結果,研究仍有相當侷限性。但建議採用無鉛彈藥、改善靶場通風環境、在靶場內提供水槽與自來水,提供特殊的濕巾、肥皂與洗衣粉,以及加強靶場內的監視與微粒數據監測等措施,進一步改善靶場環境;畢竟慢性鉛中毒後患無窮,會導致成年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抑鬱、記憶衰退、精神疾病、不孕、流產;對下一代則有腦部損害、身體發育不良以及殘疾等問題。

美軍研究顯示,只需對靶場進行簡單的改動,並實施良好的衛生準則規範,便能有效降低官兵血中鉛含量濃度。(取自DVIDS網站)

現行槍械的一般彈藥,彈頭普遍仍以鉛作為內的主材料,外覆其他材質金屬,確保擊中目標時的變形殺傷效果, 因此出膛時會釋放大量鉛微粒。圖為進行機槍訓練的美軍陸戰隊官兵。(取自DVIDS網站)

室內靶場通風條件不良,因此容易造成空氣中鉛微粒過量的疑慮。(取自DVIDS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