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台灣進入梅雨季 慎防劇烈強降雨成災

五、六月台灣進入梅雨季 慎防劇烈強降雨成災

五、六月台灣進入梅雨季 慎防劇烈強降雨成災(閰大富報導)

每年五、六月是台灣的「梅雨季」,這個時期大陸長江中、下游和台灣地區,因為春夏之間的西南季風和北方殘餘冷空氣,形成的滯留鋒面非常容易下雨,而此時正好是梅子成熟時,因此,降下來的雨水就被稱作「梅雨」,這也是東亞特有的天氣系統。

氣象局表示,台灣位在梅雨系統的上游,所以下雨時間比較早。根據統計,梅雨季是一年中出現連續性降雨,以及大雨或豪雨機率最高的時候,除了下雨時間長,雨水帶來的災害也常在梅雨季出現。

梅雨季的天氣系統非常不穩定,海面或陸地上都會有熱對流產生,也會互相影響,再加上南北勢力平衡,鋒面容易在台灣附近滯留,時間從二、三天到一星期都有可能,六月之後南方勢力增強,就會將梅雨鋒面北推到長江中、下游。

氣象局在四月三十號針對今年的梅雨季進行預測,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今年梅雨季雨量可能是正常偏少的機率較大,百分之五十機率「正常」、百分之三十「偏少」、百分之二十「偏多」,氣溫則以正常、偏高為主。

氣象局表示,因為海象環境的不同,每年梅雨季的雨量、時間長短也有很大差異,而由於全球暖化,也造成近幾年極端降雨的次數增加,呼籲對降雨承受力較弱的地區,要加強防範,並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訊息。

而今年第一道梅雨鋒面五月第一天就報到,有些民眾可能以為今年的梅雨季來早了!但預報中心課長陳怡良指出,學術界對梅雨的定義,每個人都有些微差異,依照過去的氣候統計來看,五月十九號前後是進入梅雨季較常出現的時間點,想要反應有梅雨訊息時,才會定義「入梅」和「出梅」,有些理論以「連續四天降雨,雨量到達某個標準」,也都有其道理。

陳怡良說,目前氣象局定義五、六月就是梅雨季,只要在梅雨季節時出現的滯留鋒面就是梅雨鋒面,但對「入梅」、「出梅」,氣象局並沒有特別去認定。

陳怡良表示,民眾應該瞭解進入梅雨季時,滯留鋒面就會帶來水氣,通常五月中、下旬到六月,容易出現連續性和劇烈雨勢,大家要特別注意。

此外,梅雨季的空檔有時也看得到陽光,但平均溫度並不會太高,而由於下雨的天數增加,也造成平均濕度升高,這也是記憶中的梅雨季普遍現象。(圖:第一道梅雨鋒面累積雨量 氣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