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就煩躁,到底為什麼?學者揭「幸福低谷」都在這年齡

即使一輩子都是學霸,到中年時也不免焦慮挫折,強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身為全球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也遇到了「中年危機」,但他積極地探究起這股情緒到底從何而來?並在《大人的幸福學》一書中,分析「幸福感」與「年齡」真的有關嗎?也幫助步入中年的讀者從各個面向釐清,內心的匱乏可能源於何處。以下是原書摘文:

為了寫這本書,我採訪了幾十個人,試圖深度瞭解他們隨著時間更迭對生活滿意度的體會,結論就是:幸福並沒有單一、標準化的軌跡可循。

中年後的回甘人生
中年後的回甘人生




這張圖說明了一個有趣的現象:2014年,英國中年人的生活快樂指數平均都比年輕人和老年人來得低。不過,我們該問的問題是,關於這張圖,我們更要注意什麼?

在一次跟安德魯.奧斯瓦德的午餐中,他拿自己最喜歡的蔬菜水果做比喻解釋給我聽(剛好那時我們正共享一盤蔬菜)。幾年前,當他在查找一個大型的數據資料庫時,發現吃蔬菜水果和生活滿意度之間有著「值得注意的關係」,這也成了他和布蘭奇福勞以及莎拉.史都華– 布朗合著的論文題材。

你可能認為這個題材應該會跟節食和幸福的關係,還有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有關,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奧斯瓦德告訴我,關於節食與幸福方面的研究不多,但他們的研究發現,人們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以類似「劑量反應」的方式,會隨著蔬果的攝取量增加而上升,直到每天吃7份蔬菜水果為止,這大約是每個人每天所能攝取的最大量了。

不過,吃或不吃大量蔬果的人之間的差別還有很多不同的層面,他們可能收入更高、生活方式更健康(多運動、少抽菸)、看起來更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等,一開始就比較幸福。

當然,在很多狀況下,幸福和飲食之間的相互關連性也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影響,不過我們真正關心的,不是吃大量蔬果的人是否更幸福,而是「吃蔬菜水果」這件事和幸福、心理健康有關係。針對這個做研究後,我們發現答案是肯定的。

奧斯瓦德和他的共同研究者在分析中調整了年齡、收入、婚姻、工作、種族、運動、吸菸、宗教、體重,甚至是食物的攝取,例如魚肉、酒精等對幸福感的影響,他們運用統計技巧,多元地比較各種因素之間的交互影響關係。他們調整了收入、教育和吃魚的數據,蔬果的影響就消失了,這說明了收入、教育和吃魚就是影響的關鍵;如果調整了人口、社會和經濟的數量,原有的模式則沒有改變。他們因此發現了「蔬果坡度」及其對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他們發現的結果並不能證明多吃蔬果會讓你更幸福,雖說如果那是事實我也不會感到驚訝,但是要在社會科學中確立蔬果和幸福的關係是很難的,所謂的「蔬果坡度」並沒有真正揭示兩者之間的直接關係。

年齡和飲食不同之處,是我們無法控制年齡,如果某人發明一種可以讓人變年輕,繼而能避掉中年的無趣,想必會有很多人想要得到這個祕方,但這幾乎不可能。

布蘭奇福勞和我同感興趣的是「年齡對幸福感是否有明顯的影響」,而這也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

答案是肯定的。過濾掉人們的生活環境後,幸福曲線的上升曲線更明顯也更一致。下面的例子來自卡蘿.葛拉罕和她的同事米蓮娜.尼可洛娃(Milena Nikolova)的分析。她們分析了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這項調查涵蓋全球160多個國家,覆蓋了世界99%的人口。

無論貧富國籍「年齡」都會影響幸福感
無論貧富國籍「年齡」都會影響幸福感

上圖顯示人們對自己生活的評價,與他們所能想像到最好生活之間的比較(這也是使用最廣泛的生活滿意度的衡量標準之一)。

如果要說有什麼明顯的趨勢,那就是人們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而變得快樂,一直到退休時達到高點。

但是當把性別、教育、工作、婚姻、健康等因素分別做了調整,也就是過濾掉其他會影響生活滿意度的因素後,年齡和生活滿意度的關係呈現如下圖。

排除其他因素後,U形曲線就出現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年齡和幸福感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圖中的曲線非常平滑,這點值得留意。因為真實人生不會是平滑的,人的反應也不是很穩定。相反地,U形曲線是運用統計學的技巧來預測人感受到幸福的情況,而且除了年齡外,其他可測量的目標都呈現一致,這在現實生活中畢竟不太可能,因為人類就是一大堆變數的集合體。

我們關心的是真實的幸福感,是所有事情加總起來給我們的感覺,而不是「生活中只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它對我們幸福感會有所影響。」如果我在20歲時想知道自己到了40歲時會不會幸福,我需要知道自己的婚姻幸不幸福、食物夠不夠、自己的健康狀況如何等諸多因素才能判斷。只知道年齡對幸福的影響,並不能讓我們知道那時候的自己到底幸不幸福。就像知道球對棒球賽的影響,並不能讓我們預測誰會獲勝是一樣的道理。

真正的解答就藏在U形曲線裡,必須深刻理解U形曲線所代表的意義,那就是:我們在中年時非常有機會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但是也很難達到,需要非常努力才行。

中年時的幸福曲線低谷,就像人到中年時遇到的人生暗流一樣,我們並非不能安全渡過,因為也許我們的負載減輕了,也許划船技術改進了,或者肌肉更強壯了,或者我們的造船技術更好了;又或者像喬一樣,年輕時曾遇到糟糕的逆流,到了中年時河流變得比較平順了,這些因素都會讓我們順利度過中年時期的逆流不順。如果有更多這類重大的事情在中年時發生,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中年充滿各種艱難的挑戰,反而會問:為何會有人覺得中年時期是艱困的?

(本文摘自/大人的幸福學: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