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東基院長 後山仁醫 譚維義(1929〜)

譚維義(Frank Dennis),1929年9月4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是家中的獨生子。他幼年時期很調皮且體弱多病,雖然會陪伴父母上教堂但並未真正得到信仰,到了15歲時因為伯父過世遺贈《聖經》給他,當時他往返打工的路途中閱讀聖經,才真正接受了上帝的信息。大學就讀明尼蘇達大學化學系的時候,他有了服事上帝為人服務的想法,就轉讀醫學院,而與同校護理學院的莎莉(Sally)認識,兩個人於1953年結婚,醫學院畢業之後他前往印地安人的部落行醫,並向所屬教會協同會申請前往非洲服務的機會,這時他接到來自台灣台東的愛德華(Ren Edward Torjesen)牧師的信,提到台東的原住民很缺乏醫療照顧,於是譚維義在1961年帶著全家搭船來到台灣,先在台北學習中文兩年,並且撥空前往台東義診。而當時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小兒麻痺患者大增,所以1963年起他開始到屏基支援開刀手術,每個月也到台東的成功駐診。1965年他就帶著全家搬到台東開設了「寶桑診所」,當年的大年初二,他在巡迴義診時發現一位阿米巴膿腫的重症患者,送去台東省立醫院,當時值班醫師無法開刀,他提出由他本人開刀並負一切醫療責任,才為病患進行手術,取出約1000 CC的膿,而救回病人一命。

經此事件譚維義醫師決定要在台東興建醫院,他和妻子寄出超過百封募款的信,向所屬的美國教會及親友募款,他還親自返美到各地進行勸募活動,終於募集到8萬美元以及300箱醫療設備,1969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在馬蘭落成,初期設有30張病床、兩間開刀房,並且有急診室與X光室,是當時台東先進的醫院。因為台東居民是多元族群他特別要求醫院員工至少要會說3種語言,負責掛號的員工要會5種語言,而他自己看診時也會有一位原住民的翻譯,他自己也認真學習當地語言。 譚維義醫師從東基創院之初,因為人手不足,他一個人包辦所有外科手術, 幾乎24小時在醫院待診,單是小兒麻痺的手術他至少開過300台刀,他又說服美國基督教阿尼色弗(Onesiphorus)總會在台東卑南鄉設立了「阿尼色弗小兒麻痺之家」照顧孩童的生活起居。1972年譚維義因為過度勞累,不幸感染了肺結核幸好當時美國來了一位宣教士醫師蘇輔道(Tim Stafford)來台灣支援東基的工作,後來譚維義醫師再透過教會找到小兒科醫師龍樂德(Robert G. Long)於1978年在東基設立小兒科病房。

譚維義在台東奉獻超過30年之久,他領的是教會微薄的薪水而不是醫院院長的待遇,卻經常幫助貧困的病人繳交醫藥費用,台東人都稱他為「譚爸爸 」,病患也視他們夫婦為自家親人。1993年他獲頒第三屆醫療奉獻獎,1994年他因雙手罹患關節炎已不適於開刀,而在美國獨居的老母親又希望他回去團聚,他才放下院長職務宣布退休,返美前獲得李登輝總統頒發「三等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09年他的妻子中風,譚維義親手為她做了36種器材幫她復健,經過9個月的努力得以康復,2011年台灣內政部致贈他們夫婦永久居留證,2014年9月台灣「紙風車劇團」演出譚維義的故事,向他們夫婦表達台灣人的感謝和致敬!


譚維義、譚莎莉夫婦在台東奉獻超過30年之久。圖/擷自東基公益影片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