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貢獻B型肝炎疫苗的美籍醫師 畢思理(1936~2012)

畢思理(Dr.R.Palmer Beasley),1936年4月29日出生於美國加州的格倫代爾,他是畢業於哈佛大學的醫學博士,本身是內科醫師,也是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的專家,哈佛畢業後前往華盛頓大學從事醫學研究的工作,由於華大和台灣的美國海軍醫學第二醫學研究所有合作關係,1968年他有機會來到台灣作研究,一開始他是來了解德國麻疹在台灣的流行和疫苗施打的狀況,但那時候他發現台灣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帶原率非常高,而且台灣肝癌病例非常多,對這個問題開始有了研究的興趣。1972年他再度來台開始B型肝炎的研究,他發現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竟然可以從生產過程中由產婦垂直傳染給嬰兒,他又做流行病學調查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上200倍,1981年他發表了有關「B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發生的相關性」論文研究在著名的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引起了醫學界對台灣B肝研究的注意。當時台灣本土醫學界已有許多優秀的學者投入B型肝炎和肝癌的預防相關研究,畢思理加入了台大的研究團隊,也因此認識了台大小兒科的黃綠玉醫師,後來他倆成為夫婦,畢思理成為台灣女婿更加孜孜不倦的為台灣肝炎疫苗的施打全力以赴!

當時台大的研究團隊從1972年至1986年花了14年時間終於證明施打B型肝炎疫苗可以使兒童將來發生肝癌的機率降低75%,但是要在台灣全面針對嬰兒施打B肝疫苗仍引起極大的爭議,正反意見對立相當的嚴重,媒體甚至有不少負面的質疑他是外籍學者的身份。幸好當時的衛生署長許子秋,台大的肝病研究權威宋瑞樓、陳定信,疫苗研究的權威李慶雲等人都支持應該在台灣展開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計劃,終於在1986年衛生署拍板定案,從此台灣的肝癌發生率開始有了減少的趨勢,估計從全面施打疫苗後,每個月至少減少兩千個兒童日後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經過三十年台灣兒童的B肝帶原率有10.5%降至0.8%以下,這種成效大大減低了成年以後罹患肝癌的機會,經過了三十年至四十年的證明,如今台灣的肝癌已經不是原來高居癌症第一名的國病,這是1984年以後出生的台灣人都應該感謝的!

1987年畢思理夫婦滿心欣慰離開台灣回到美國定居,他在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擔任院長,但仍時常關心台灣的國民健康問題,畢思理曾於2001年獲行政院頒發「一等衛生獎章」並由陳水扁總統接見表達感謝。2003年爆發SARS疫情,他立即趕回台灣,協助CDC進行各種疫調的工作,他也不斷表達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在美國透過各種管道尋求幫助台灣加入WHO的運動,而對台灣年輕一代的後續B肝研究者,他也多次回台給予指導和建議。2012年8月,畢思理因胰臟癌病逝於美國,享年76歲,當年12月15日,台灣小兒科醫學會特地為他舉辦「畢思理教授紀念研討會」邀請陳建仁院士主講,表達台灣醫界對他的感念,台灣人永遠不會忘記這位造福台灣人肝病研究的美國醫師和台灣女婿!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