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魚的故事(翻車魨篇)

文:張銘隆

翻車魚在台灣魚類資料庫中登錄有三種,即矛尾翻車魨、翻車魨及斑點長翻車魨等三種。一般花蓮沿岸定置網較常捕獲的是矛尾翻車魨,漁船較常見捕獲的則為翻車魨即國外潛水觀光區較常見的明星魚「Mola mola」。斑點長翻車魨則較少見。

翻車魨其實和台灣人的淵源深厚,清朝乾隆時期(1763年)到台灣來任鳳山縣教諭的朱仕玠在其著作「小琉球漫誌」的「瀛涯漁唱」詩集中,就有提到「 海族漁人浪品題……拳縮何關新婦啼」的記載,魚肉一經烹煮就大幅縮水的「打某魚」,在三百多年前就已有「新婦啼」的俗名。到現在也只有高齡的渔友知道翻車魨的古俗名原來還被稱做「新婦啼」。

清朝時的漁船又小又慢,只捉得到游得慢又毫無戒心的翻車魚,在那個漁法、漁具甚至保鮮運銷都不發達的時代,對於肉質白淡、含水量極高的翻車魨,當然也只能說牠「味甚美」了。

民國以後,台灣漁船進化為機動漁船,可以追獵旗魚甚至遠海釣鮪,肉味白淡的翻車魚,一度除了口感甚脆的「龍腸」之外,都被打入不入流的海鮮,偌大的魚體,買起來花費甚高,因為含水量過高,絞碎時流失水分,變得份量不足,以至於鴨農認為營養分不高,到最後連混入下雜魚堆當做養鴨飼料的資格都沒有了。

漁友口中最常稱呼的俗名是「蜇魟」,意思就是「會吃海蜇、長得像魟魚的魚」,在開放海域、有太陽的天氣中,經常懶散的側躺在海面上曬太陽的翻車魚,在英文俗名中也常被叫做「太陽魚(sunfish)」。在台灣,翻車魨的最時尚名字,則是2002年花蓮市「翻車魚季」,因「翻車」語意不吉祥而另辦徵名,最後由「曼波魚」勝出,而「曼波魚」的名字其實也源自於翻車魨的泳姿緩慢而優雅所以被潛水同好暱稱為「曼波」,當這個時尚新名廣為流傳之時,牠最古老、最鄉土的原名「新婦啼」卻幾乎完全被遺忘了。

Mola mola和矛尾翻車魨是其中體型可以長到極大的的兩種。在台灣漁業資源還豐富的民國六0年代,體長三公尺以上、動輒體重一千公斤以上的翻車魚是鰾魚船常見的漁獲,以前台灣漁船的噸位小,上噸的大翻車魚根本無法拉到船上,通常是以大繩拖曳進港,然後在港邊曳船斜坡近水處就地分解,在那個並不時興食用曼波魚肉的年代,渔民經常只保留高價的「龍腸」,其餘軀殼就推回海中,任其漂流腐敗。

現代台灣,翻車魚捕獲量最多的首推花蓮七星潭的定置網漁場。在過去,連漁家都不願入菜的翻車魚肉,拜「曼波魚祭」的行銷點化,如今變成「曼波魚十吃」,葱、薑、蒜、辣椒和九層塔,讓為原本無味的曼波魚肉變成了「海鮮快炒」的主角之一,各種口味的佐料和做法,讓曼波魚全身「無處不是寶」,曼波魚也就成了台灣「海鮮文化」的另一犠牲者。

台灣人一窩蜂濫捕惡吃的結果,過去動輒五、六百公斤一尾的翻車魚,如今連二百公斤一尾的體型都難得見到,甚至連僅三五十公斤重的小魚都放上了海產攤待價而沽。

花蓮沿岸是翻車魨乘著黑潮北上旅行的交通要道,2003年曾經創下1萬6000尾的驚人捕,獲量,但幾年的狂捕和熱銷下來,過漁的癥狀已經出現,數量減少並明顯的小型化,不但體重以公噸計的大魚不再出現,連不及50公斤的小魚也送上了餐桌。

時至今日,國外的Mola mola己經以牠那優雅的泳姿和不怕人類的天性,在不少國際性的潛水觀光區成為招徠遊客的觀光大使。可是在台灣的翻車魚被當做花蓮觀光的活圖騰之後,所遭受的卻是「來一尾、死一尾」,個個都被判死刑的待遇。

翻車魚在目前仍無法人工養殖,甚至野外捕獲個體在水族館細心照護蓄養也都活不久,幾乎已可預見的未來,台灣的「曼波魚節」,我們的子孫不要說去品嚐翻車魚料理,可能想見識一下翻車魚的可愛形影,都只能對著博物館的標本憑弔追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