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4月天 結伴看好戲

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人間4月天,表演藝術好戲連台。《複眼人》寫實與象徵手法穿插,探問身分認同;《狐仙》結合4D攝影棚,小生、旦角演同一隻狐狸;《爆發年代》百變模仿功力,重現經典人物,喚起嬰兒潮世代的青春記憶;《凍水牡丹Ⅱ》跨界樂劇,看廖瓊枝灼灼其華吐芬芳;第6屆「國際長笛藝術節」樂風繽紛,演繹新時代聲音無極限。

《複眼人》虛實交錯 探索身分認同

/24、25日臺中國家歌劇院

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德籍導演盧卡斯.漢柏操刀,結合戲劇、偶戲、交響樂、多媒體,被視為歌劇院遞向國際的名片之一。整齣戲虛實交錯,寫實與象徵手法巧妙穿插,有這片土地真實存在的人、發生的事,也有意象的人物,聚焦臺灣的身分認同。劇中人物面對死亡與依存的拉扯,陷入悲傷幽谷,仰賴幻境活下去。向觀眾探問如果至親死了,如何活在這世界;如果土地死亡,依存的人們如何與土地對話。觀眾可以「人生劇展」角度來看劇中人物和故事,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詩意與共鳴。

《狐仙》人狐戀 轉世三次未必修成正果

/23至25日臺灣戲曲中心

國光劇團《狐仙》,這齣新編京劇源自《聊齋》短篇「封三娘」與日本漫畫《除妖怪譚》,描述人與白狐跨界相戀,轉世三次,跨越不過時間,未必真能在一起。探討靈魂和靈魂相依戀,隨人世間身分不同,有愛情或親情的不同樣態,不變的是情感牽掛。該劇結合文策院4Dviews攝影棚技術,打造奇幻場景,呈現白狐絕美幻影與煙霧縹緲山林。電影《角頭─浪流連》飾演「世界哥」的盛鑑,與「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分飾同一隻「狐狸」的男、女形態,並挑戰和浮空投影技術同台演戲,讓觀眾一飽眼福,帶來看戲新體驗。

《共鳴体》強強聯手 形塑大型共鳴箱

/24、25日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

由劇場藝術家林桂如、聲音裝置藝術家王仲堃強強聯手,邀請打擊樂團「自由擊」,加上擅長以身體及社會議題共編的董怡芬與陳彥斌合作,以聲音的「振動」與「共鳴」為創作核心,以「空間」與「觀眾參與」為發展軸線,透過機械裝置、燈光、打擊肢體等多元表現,呈現音樂的色彩,觸碰聲波的流動,打造一個由聽覺、視覺、觀演關係,三種不同的層面,形塑的大型共鳴箱。

《爆發年代》百變全才 穿越時空演繹100個角色

/24、25日臺中國家歌劇院

加拿大劇場全才瑞克.米勒自編自導《爆發年代》,該劇2015年起於美、加巡演近300場,一位演員憑藉百變模仿功力,施展多種音色與肢體,讓經典人物「復刻」重現。100分鐘穿越25年時空,扮演100個角色,如金恩博士、邱吉爾、貓王同台現身;特別加入臺灣歷史元素,如臺中金龍少棒隊獲得世界少棒冠軍、臺視開播等。米勒以劇場人的敏感洞察力與扎實的戲劇功力,搭配大量影像,重現世界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關係,不要只顧看字幕,舞台有太多不能錯過的精采畫面,顛覆獨角戲的想像,也改變模仿秀的印象。

《國際長笛藝術節》涵蓋古典、現代、爵士風 精英雲集

/4月28日至5月9日臺北國家音樂廳、臺北國家演奏廳、高雄衛武營表演廳

今年以「長笛無極限」為主題,推出7場音樂會,新象.環境文創藝術總監樊曼儂一手策劃,選曲創新,涵蓋古典、現代、爵士、即興、跨界風格,邀請新加坡爵士長笛家許凱翔,與40位臺灣中青世代的精英長笛家、音樂家攜手演出,展現臺灣長笛界無極限的可能性。

《凍水牡丹Ⅱ─灼灼其華》刻劃女孩、女人至母親的演變

/4月30日、5月1日臺灣戲曲中心

第一集原班人馬再聚首,歌仔戲結合國樂團、現代舞、多媒體,敘事和戲中戲交織手法,訴說歌仔戲女伶人、國寶藝師廖瓊枝,在戲班中身不由己,被迫失身成為母親,陰影衍生母女矛盾與缺憾。這齣戲刻劃女孩、女人至母親的演變,從怨恨尋得勇氣,從剔透如珍珠的淚光,蓄積愛的力量,打造一齣感人的跨界樂劇。

《複眼人》由臺中歌劇院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製作。(臺中歌劇院提供)

《共鳴体》以「空間」與「觀眾參與」為軸線,透過機械裝置、燈光、打擊肢體,呈現音樂的色彩。(衛武營提供)

《爆發年代》鬼才瑞克.米勒靠百變模仿功力,重現100個經典人物。(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爆發年代》顛覆獨角戲的想像,也改變對模仿秀的制式印象。(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第6屆國際長笛藝術節28日登場 ,橫跨古典、現代、爵士,樂風無極限。 (新象‧環境文創提供)

第6屆國際長笛藝術節28日登場 ,橫跨古典、現代、爵士,樂風無極限。 (新象‧環境文創提供)

《凍水牡丹Ⅱ-灼灼其華》 搭配現代舞、多媒體影像。(臺灣國樂團提供)

《凍水牡丹Ⅱ-灼灼其華》透過音樂劇, 訴說藝師廖瓊枝的身教和言教。 (臺灣國樂團提供)

新編京劇《狐仙》描述人與白狐跨界相戀。 (國光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