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颱風不見了 氣象局揭3原因

▲今年西太平洋颱風生成數量明顯偏少,至今還沒有發布過颱風警報,已創下1958年以來、史上第二晚發布警報的紀錄。(圖/翻攝中央氣象局官網)
▲今年西太平洋颱風生成數量明顯偏少,至今還沒有發布過颱風警報,已創下1958年以來、史上第二晚發布警報的紀錄。(圖/翻攝中央氣象局官網)

今年截至8月17日為止,西北太平洋上只有8個颱風生成,而且直到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颱風「接近」過台灣,當然也沒有發過任何海上或陸上颱風警報,颱風「大遲到」不只讓全台夏季天氣熱翻,更可能造成冬季缺水危機!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從1958年有紀錄以來,過往最晚發布颱風警報的一年是2010年8月30日南修颱風,其次是1993年8月17日的塔莎颱風,換句話說,今年已經篤定打破1993年的紀錄,單獨成為史上第二晚發布警報的年份,萬一8月底之前仍沒有颱風接近台灣,就可能刷新這項罕見的紀錄。

▲氣象局統計1958年以來,今年已是史上第二晚發警報的年份。(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氣象局統計1958年以來,今年已是史上第二晚發警報的年份。(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至於今年台灣附近為何「金鐘罩護體」沒有颱風可以接近?中央氣象局解釋,主要是從熱帶印度洋到太平洋,呈現「冷-熱-冷」的分佈,加上太平洋反聖嬰現象與負印度洋偶極現象兩者加乘作用,導致別說是颱風不來,連生成數量都明顯偏少,也造成夏季台灣少雨的主要原因。

氣象局解釋,所謂「負印度洋偶極現象」(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指印度洋呈現「西冷冬暖」的情況,加上太平洋反聖嬰現象導致冷海溫偏西,這兩者作用效力下使得西太平洋的東風異常偏強且西伸,影響孟加拉灣到南海的西風偏弱,因而不利於最容易發展颱風的季風槽發展,導致颱風生成數量少,更不容易影響到台灣陸地。

而根據過往統計,歷年來最早發布颱風警報的一年是1967年4月7日的衛萊特颱風。

氣象局表示,從目前預報資料顯示,至少到下週三(8/23)之前仍然沒有明確的熱帶擾動發展,台灣附近仍處在太平洋高壓邊緣,明(18)日受到南方水氣增多影響,雲林以南及台東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清晨彰化以北及東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天氣,西半部地區要留意午後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尤其中南部地區可能有局部短延時豪雨,午後請務必要記得攜帶雨具備用。到了週五之後天氣放晴,各地大多恢復多雲到晴,僅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從週末到下週三(8/20~8/23)太平洋高壓增強,各地天氣將會更穩定,除了清晨中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以外,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但降雨比較集中在近山區及山區為主。各地高溫大約攝氏33到35度,北部地區最高溫更上看攝氏36度,提醒民眾週末安排戶外活動要留意天氣狀況。

▲今年西太平洋颱風明顯偏少,主要與反聖嬰現象及負印度洋偶極現象有關。(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今年西太平洋颱風明顯偏少,主要與反聖嬰現象及負印度洋偶極現象有關。(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週五前中南部午後都有大雷雨!週末高壓增強北部上看36度
艾成墜樓亡!堅持來台原因鼻酸 曾答應父母「我不會死」
艾成餐廳艾記海南雞飯「評價低得嚇人」 網友幫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