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真之眼看大人世界

「我十歲,從那天起,我不脫外套。」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的第一部小說《無法平靜的夜晚》2018年甫問世,2020年便獲布克國際獎,對這部作品的繁中版出版方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梁心愉而言:「不容易說明,卻能讓人跟著她的文字一直往下看,甚至停不下來。」

萊納菲爾德不諱言這是部個人色彩濃厚的小說,10歲的女孩賈絲以第一人稱,娓娓道來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和萊納菲爾德相同的是,她們都出生於農戶,小說中主角經常與小動物對話,也成為萊納菲爾德故事中獨特的張力,讀者從中更感受到賈絲這樣一個小女孩,在傳統、保守家庭中,無以宣洩、難以表達的內在孤獨。

「敘事者童真但又敏感,也讓讀者想起自己10歲上下時,對這世界發生的事一知半解的感受,尤其是死亡。」梁心愉指出,不似成人世界的「格式化」,孩子似懂非懂的眼光,意外地會將一些大人不會連結的事物類比在一起;儘管似懂非懂,卻又不容忽視地有著認知的敏感。

一如書中的賈絲,因為大哥馬諦斯的去世而明顯感受到:家裡的氣氛不對了!生活一如既往,父親依然照顧著家中養的牛群,但在夜晚餵小牛喝奶時,她會聽見父母的爭吵,父母也不再觸摸彼此;雖然母親依舊做著早餐的歐姆蛋,然而「母親絕對不正常」她做的歐姆蛋裡有蛋殼,底部黏住鍋子,蛋黃和蛋白都乾掉了,又忘了加鹽和胡椒,賈絲也不難發現母親逐漸憔悴消瘦。而賈絲所做的,是對著蟾蜍說:「明天你們要交配」彷彿象徵著父母也會再次親密。

希望生活回到「正軌」,面對家中不安的氣氛,卻不知道能怎麼做的賈絲;雖然知道哥哥死了,卻不知道「死」究竟為何,另一個世界是什麼樣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咬指甲,拿頭撞牆的行為或許就是「悲傷」,在完全避談馬諦斯死亡的保守家庭裡,他的孤獨甚至有著被遺棄感,「然而在作者筆下又有些詩意!」梁心愉說。

和小說中的賈絲一樣,作者萊納菲爾德自言在現實生活中話很少,而且自幼覺得自己屬於「中性」,在荷蘭文中萊納菲爾德會以「她」來稱自己,而在英文中用「他們」來作為代名詞,她始終覺得在性別上,她還在「中間」。

不論是孤獨感,或是傳統家庭元素,梁心愉認為台灣讀者對《無法平靜的夜晚》能得到共鳴。另一方面,誠如萊納菲爾德過去受訪時曾言:「寫作是把悲傷或美麗的東西,轉化為藝術的過程,而作者有把一切放在對的地方的特權。」她因寫作而看到自己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有著獨特的一面,也藉此鼓勵了更多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