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形式為鏡 陳飛豪回返帝國南方

已故的知名台語歌曲歌手文夏曾翻唱日語老歌《夜霧的港口》,而在藝術家陳飛豪看來,這樣的翻唱與殖民、同志之戀有著相似的鏡面效果,反應了台灣多元的視角與文化足跡。以藝術為形式回返歷史與當代,陳飛豪個展《帝國南方無理心中》以錄像作品,重新思考台灣歷史與文化。

陳飛豪指出,「帝國南方」即是以日本殖民時代視角看台灣,「無理心中」在日文中指情殺、同歸於盡。他以日治時期台灣情殺事件的故事為引,透過台語唸歌、讀劇會及類電影的影像作品,希望以當代視角觀望歷史。一如展場一開始便以基隆、高雄與澎湖港的歷史明信片開場,既是真實記錄,也是再次以當代眼光看史料。

《解語花心中:基隆港朝鮮妓生殉情事件》結合了台語唸歌和實驗聲響的錄像裝置作品,唸歌部分是根據日治時期1930年代發生在基隆的「基隆7號房慘案」殺妻分屍案,延伸虛構出當時在台朝鮮人的故事並寫成短篇小說後,由台語唸歌工作者周定邦編寫成唸歌演出;結合朝鮮半鳥與台灣的舊歷史影響,反應日治時期跨族群的時空。

《奧賽羅》原為日本現代劇場界靈魂人物川上音二郎於1903年發表的同名作品,將莎翁名劇《奧賽羅》改編至甲午戰後的澎湖,以此劇反應當時的台日時局及殖民主義的國家框架,陳飛豪此作品則邀請了台灣當代劇場人以讀劇方式,探索川上音二郎之作背後反應的思維。

《夜霧的港口》看似類電影,陳飛豪則藉日治時期與當代高雄的同性情殺案,反應台灣歷史中各種「一體兩面」符號,如二戰後禁唱的日語歌卻以台語歌詞傳唱,如同性情殺新聞曾在日治時期被多次討論,也因此在台灣信史留下記錄。陳飛豪藉隱喻的過去,希望帶給台灣未來不同的觀看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