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女王在香港:地標命名背後反映的「民心爭奪戰」

香港九龍伊利沙伯醫院外觀(16/9/2022)
香港九龍伊利沙伯醫院外觀。

香港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逾一世紀,不少地方以英國君主或名人命名。然而,冠上剛在本月初辭世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香港譯「伊利沙伯二世」)的香港地標卻碩果僅存。歷史學家指,這是因為英國戰後要淡化殖民色彩,在九七前途危機前爭取民心。

香港在1841年開始成為英國殖民地,直到1997年主權移交中國。在這156年間歷經6位君主執政的時代——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共60年)、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共9年)、喬治五世(George V,共26年)、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不足1年)、喬治六世(George VI,共16年)和伊麗莎白二世(共45年)。

香港不少地名和路名都與英國王室有關,包括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維多利亞山(Victoria Peak,太平山)、全長近5公里的皇后大道(Queen's Road)、域多利皇后街(Queen Victoria Street)、英皇道(King's Road)、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公主道(Princess Margaret Road)等等。這裏的「皇后」多數是指維多利亞女王,因「女王」與「皇后」的英文同為「Queen」而錯譯,約定俗成至今。維多利亞在香港冠名的地標都是在核心、極有標誌性之處,甚有宣示主權的意味。

但同樣是女王的伊麗莎白二世,儘管在1952年登基後作為港英「事頭婆」(港人對老闆娘的俗稱)近半個世紀,以她命名的地標卻相當少,只有三座建築物和兩條小路——伊利沙伯中學(Queen Elizabeth School )、伊利沙伯體育館(Queen Elizabeth Stadium )、伊利沙伯醫院(Queen Elizabeth Hospital),以及伊利沙伯醫院路(Queen Elizabeth Hospital Road)和伊利沙伯醫院徑(Queen Elizabeth Hospital Path)。

戰後淡化殖民色彩

伊利沙伯醫院徑(16/9/2022)
伊利沙伯醫院徑。

為何伊麗莎白二世低調得多?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向BBC中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分水嶺。「香港是英國第一個淪陷的殖民地,打輸了投降,雙手奉送了給日本,是很大的挫敗。戰後英國重回香港不是很有認受性的行動,是因為蔣介石政府沒有底氣,拉攏美國施壓蔣介石而來的。在前途問題困擾之下,香港不像維多利亞女王下的大英帝國屬地,是一個倒數中、沒有光明未來的地方。而英國也很清楚,大英帝國或者英國王室已經沒什麼值得榮耀。」

1941年日本進攻香港,駐港英軍苦戰18天後失守,日本佔據香港三年零八個月。二戰後期,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希望趁機收復香港,在1943年開羅會議上獲得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支持,英國首相邱吉爾則極力反對。

1945年羅斯福猝逝,繼任的杜魯門(Harry S. Truman)轉而支持英國。在日本宣佈投降前夕,中英兩國都計劃派兵接收香港,國軍先頭部隊已進駐九龍,但英國海軍的夏慤將軍(Cecil Harcourt)捷足先登取得受降權,恢復英國在香港行使主權。

然而,戰後的英國已非戰前的「日不落帝國」,世界各地民族主義運動興起,包括印度等眾多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因而開始「非殖化」管治。劉智鵬說:「英國不會再擺出殖民者高高在上的姿態,加上『六七暴動』提醒他們香港超過九成是華人,必須『以華制華』,在本地培養殖民地官員,他們可以執行殖民地政策,但又不會有殖民色彩。」

女王命名建築全是民生項目

伊利沙伯體育館
伊利沙伯體育館。

香港歷史學者楊穎宇也對BBC中文表示,戰前殖民地色彩表現在公共建築的一致性,「每個殖民地都有一個皇后像廣場」,但戰後不再用這種具體的形式,反而是要人看不見,「王室存在於無形」。楊穎宇續說,港英政府甚至在七、八十年代不停拆除富有殖民色彩的舊建築,包括郵政總局和尖沙嘴火車站,「全部換了新建築,不讓香港人感受到香港是殖民地,讓你們不能指控它,這是以喪失記憶來『洗底』」。

而面對香港前途危機,港英政府必須以對香港的妥協發展來跟中國角力,同時要爭取本地民心,積極投入民生建設和增加社會福利,這也解釋了為何香港以伊麗莎白二世命名的建築,全是教育、醫療、康體的民生項目。

楊穎宇形容,這是「民心爭奪戰」,「到今日提起殖民地時,香港人記得的是免費教育、完善的醫療系統、公共房屋。英國人用良政善治來洗脫對殖民地不滿的記憶,甚至開始歌頌女王。」


BBC中文整理香港其中三個以伊麗莎白二世(伊利沙伯二世)命名的建築:

伊利沙伯醫院

1960年代的伊利沙伯醫院(香港政府新聞處檔案照片)。
1960年代的伊利沙伯醫院(香港政府新聞處檔案照片)。

以女王命名的建築當中,最深入民心的是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的伊利沙伯醫院。該院原本名為「新九龍醫院」,1952年港府為回應九龍及新界區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求而批准興建,1958年由王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Prince Philip, The Duke of Edinburgh,菲臘)親王主持奠基,並以伊利沙伯二世命名,1963年啟用。

該院至今仍是九龍區的主要醫院,也是全港最繁忙的醫院之一,病牀逾2000張,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設有15個臨牀部門、3間專科診所及6間普通科門診診所。香港許多醫護人員都曾在該院接受教學和訓練。

伊利沙伯醫院簡稱「QE」或「伊院」,惟「伊院」與「醫院」同音,大眾為免混淆一般都會稱呼全名。民間考古保育專家張朝敦對BBC中文說:「伊利沙伯二世不像維多利亞有維港、皇后大道這種厲害的地標,但這些地標都有簡稱,反而很少人會記得是和維多利亞女王有關。相反,伊利沙伯醫院不算很大但功能性很強,而且名字不能簡略,變相大家都經常提起她全名。」

伊利沙伯醫院
伊利沙伯醫院不算很大但功能性很強。

該院佔地7公頃,外觀方正平實。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指,這種風格一方面是戰後的建築潮流,另一方面多少也有政治考量,象徵著一個新時代。「外觀不突出也不華麗,但這正正是它想呈現的形象,很功能性和貼地,而且很科學化,每個病房的窗戶都可以有陽光透進去。這與戰前的建築不同風格,戰前要保存大英帝國的形象和顏面,但戰後完全沒有這個動機。」


伊利沙伯體育館

另一個為人熟悉的是伊利沙伯體育館,分別有「舊伊館」和「新伊館」共兩座。前者全稱「伊利沙伯女皇二世青年遊樂場館」,建於1952年紀念女王加冕,用了女王部分嫁妝資金來興建,1953年9月落成,由港督葛量洪(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主持揭幕。

舊伊館是當時九龍首座體育館,也是亞洲最先進的室內體育場館,除了體育設施,並設有圖書館、街坊福利會及兒童廉價飯堂等,是很多青少年的好去處。場館最終在2008年10月拆卸,重建為現時的麥花臣場館。

至於位處灣仔的「新伊館」,原計劃名為「摩利臣山(Morrison Hill )室內運動場館」,1975年英女王訪港時命名為伊利沙伯體育館,1980年由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主持開幕,為香港當時最好的體育場館。該館樓高12層,除了體育用途,也是大型表演場地,設有3000個座位,鄧麗君、Beyond、陳百強、劉德華、何韻詩等歌星都曾在新伊館舉行演唱會。

伊利沙伯體育館是摩利臣山最後一批落成的建築。摩利臣山本來是個小山丘,曾經是石礦場,港英政府早於1920年代開始計劃夷平,動工後卻發現岩石過硬,難以開鑿而擱置,到了戰後才繼續移山工程。保育專家張朝敦說六、七十年代爆石時,石頭在今日伊館的位置存放並運走,「要等所有石頭運走了才可以蓋東西,所以新伊館是整座山最遲發展的部分」。


伊利沙伯中學

伊利沙伯中學位於旺角洗衣街,1953年建校時是為了紀念伊利沙伯二世登基,也是香港第一間不按性別取錄學生的英文官立學校。該校更曾使用英國皇冠作校徽,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皇冠改為教育署標誌。校訓「修己善群」則沿用至今,拉丁文為「Vos Parate Ut Serviatis」,英文意譯為「Prepare Yourselves That You May Serve」。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伊利沙伯中學一群學生曾寄信到白金漢宮,指背負女王之名並謹遵校訓之教誨,「懇求女王陛下支持我們的抗爭,以恢復香港昔日的輝煌與繁榮」,促請英國政府「對北京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行為作出堅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