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澳洲 別當棋子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在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電話專訪中,首度揭露他上任後的各項政策,包括重振經濟紓困方案、防堵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及對外關係等,其中最受矚目者當為他的對中政策。

拜登說,「不會立即撤銷川普總統對中國大陸徵收的懲罰性關稅及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表示將「與亞洲和歐洲傳統盟友磋商出共同立場後,才提出具體策略」。他還強調,「我不會對我的選項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英國《金融時報》還報導,拜登正考慮在白宮國安會裡,設置一個專責亞洲事務職務的「亞洲沙皇」,代表新政府重視影響力日增的亞洲,也意味著拜登希望協同盟國面對中國大陸的挑戰。

拜登的談話透露其謹慎圓融的外交策略,既不希望馬上推翻前任川普的對中關稅,使其成為未來雙方經貿談判的籌碼,但也不願重蹈川普失敗的單邊主義,而是尋求與盟國共同牽制中共的多邊合作,讓美國恢復全球領導地位,這也是他在專訪中,具體提到美國目前沒有與中共打交道的「影響力」。

拜登早已表示,他將中國大陸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敵人,所以未來的美中關係不至於比川普主政下更糟,但也不可能重回歐巴馬時代。綜合幾位大陸知名學者的觀點可知,中共已意識到,雖然兩強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兩國也有避免緊張情勢升高的共通點,不過隨著近乎全面性的「反華聯盟」逐漸浮現,北京當局不該對未來4年的中美雙邊關係有一廂情願的想法。

中共雖不希望目前的中美齟齬持續下去,但也不可能被認為向拜登示弱,因此就算放軟身段,也會在其他對外關係上保持「戰狼」姿態,近期的中澳口角就是最好例子,因為打不贏美國,就找其他對手下手。

澳洲是五眼聯盟成員,也是最力挺川普政府對抗中共的國家,因而遭中共祭出高關稅的制裁手段,引發兩國外交口水戰。澳洲總理態度強硬,但也希望兩國能盡快息事寧人,畢竟中國是澳洲第一大經濟夥伴,長期僵局對澳洲的經濟極為不利。

台灣看似在近年得利於美中對抗而能深化對美關係,但皆以空泛不具體的互動居多,對提升雙邊關係沒有太多實質進展。拜登政府應會遵循自己的「一中政策」及《台灣關係法》來處理台海問題,不會刻意拿台灣議題挑釁中共,蔡英文政府也別想繼續搭順風車。

民進黨已習慣川普政府「拉台抗中」的重口味,一時之間恐不適應拜登的傳統外交路線,但這一切是咎由自取。台灣應以澳洲為借鏡,不要自甘淪為大國強權政治的棋子。

若沒有大陸市場,蔡政府沾沾自喜的經濟成長一定破功,這是民進黨不敢向國人說出口的祕密。當老大哥準備改走溫和理性路線,蔡政府會如何自圓其說,國人都在睜大眼睛等著看。(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